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消论

三消论

书名。1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从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 麻证新书

    见麻疹全书条。

  • 门齿

    即门牙。详该条。

  • 齿衄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因过食辛辣炙煿,阳明积热所致者。症见口臭便秘,舌苔

  • 六六之节

    节,度数。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节为六个甲子,即六个六十天,合为一岁,故称。《素问·六节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 柠檬香碱草

    见《草药手册》。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 失心风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 伤折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 胭脂菜

    见《本草纲目》。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 黑疮倒靥

    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靥。详该条。

  • 塘底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