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周庄的大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公车,可见我国政府对提高官员的艺术修养是十分注重的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上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闲适不是一种空虚状态,也不是一段假期。闲适是工作与此同时娱乐的合二为一,并且因为这种结合而变得崇高。闲适,就像工作一样,是一种活动状态,但这种活动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心智的“修养”,心灵为其自身而乐此不疲。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
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致于蛮横得不可教化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出自: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