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刘邺生平

刘邺生平介绍

刘邺(?-881年1月24日?),字汉藩,唐朝宰相,官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黄巢之乱中被杀。刘邺生年不详,润州人氏,父刘三复在李德裕在地方上为官时长期担任其幕僚。唐武宗年间,李德裕成为权相,刘三复在他手下官至刑部侍郎。844年,在李德裕命令下,刘三复上了一封表章,而后故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的妻子裴夫人被处死,其时刘从谏的养子也是亲侄子刘稹正在反叛朝廷。上表不久,刘三复病亡。刘三复去世时,刘邺才五六岁,已能背诗,李德裕出于怜爱,带他回家和诸子一同学习。846年,武宗驾崩,皇叔唐宣宗继位,李德裕失势被贬。刘邺失去靠山,在长江、钱塘江地区游荡,作文养活自己。他的写作才能在当地闻名了。>>查看刘邺的诗词古文

生平

早年经历

  高少逸任陕虢观察使时,邀刘邺来帐下担任团练使。高少逸调任镇国时,刘邺也跟随他。后来,刘邺被召回京城长安为校书郎,供职秘书省。

官拜宰相

  唐宣宗之子唐懿宗咸通(860年 - 874年)年间,在亡父故人刘瞻和高璩推荐下,刘邺任左拾遗。860年,刘邺上表议论李德裕的贡献并讲述了李德裕贬死后家人四散的情况。懿宗追复了李德裕的生前官职和卫国公爵位。刘邺后任翰林学士,又晋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870年,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故而处死了御医们,逮捕了他们的家人,时任宰相的刘瞻为御医家属求情,刘邺却不顾举荐之恩,和同昌公主的丈夫韦保衡和宰相路岩一同诬陷刘瞻,刘瞻被贬。

  871年,刘邺又兼任盐铁转运使。同年,他任礼部尚书,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

遇害

  873年,唐懿宗驾崩,年轻的儿子继位为唐僖宗。874年,刘瞻被召回并再度拜相,刘邺害怕。同年,刘邺请刘瞻来盐铁院赴宴后,刘瞻患病而亡,人们普遍怀疑是被刘邺毒杀的。

  此后,萧仿和崔彦昭成为首席宰相,都不喜欢刘邺。在他们指示下,874年,刘邺被遣出京任淮南节度使。刘邺临行前向僖宗谢恩时,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霖雨无功,深愧代天之用;烟霄失路,未知归骨之期。”僖宗听了也感到伤感。876年,王仙芝农民军攻打淮南,刘邺向朝廷求援,僖宗命感化军节度使薛能派数千人相助。随后僖宗又命高骈取代刘邺,召刘邺回长安,又任为凤翔节度使、凤翔尹。刘邺因病辞职,改任左仆射。

  880年,黄巢农民军攻陷长安,自称大齐皇帝。僖宗逃往成都。刘邺来不及随驾,和时任宰相豆卢瑑和崔沆躲在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家。张直方公开投降黄巢,却把很多唐朝官员秘密藏在家中。齐军加紧搜索唐朝官员时,刘邺和豆卢瑑、崔沆趁夜逃跑,但都被抓住。黄巢给他们官职,他们却拒绝了,于是被杀。

家庭成员

刘希,字至颜

刘覃,字致君,校书郎

猜你喜欢

  • 真山民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 殷芸

    (471—529)南朝梁陈郡长平人,字灌蔬。励精勤学,博洽群书。齐永明中,为宜都王行参军。梁武帝天监中,累官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普通中,直东宫学士省。武帝命作《小说》十卷,世称《殷芸小说》。今有辑本。

  •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张溥

    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

  • 高文秀

    高文秀(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府学生员,早卒。

  •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郑珍双

    郑珍双(1822—1911),其余不详。

  • 许敬宗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叶著

    叶著,字絅中。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解元。著有《学一斋诗草》。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 瞿汝稷

    瞿汝稷,(1548—1610)字元立,号那罗窟学人,幻寄道人、槃谈等,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瞿景淳之子。以父荫受职,三迁至刑部主事,出知辰州府,任职长芦盐运使,累官至太仆少卿。幼秉奇慧,博览强记,宿通内外典。万历三十年(1602),撮汇历代禅宿法语为《指月录》三十卷,盛行于世。康熙十八年(1679),有聂先者,编续《指月录》二十卷以接踵其书。瞿汝稷另著有《石经大学质疑》、《兵略纂要》、《瞿冏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