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张子容生平

张子容生平介绍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查看张子容的诗词古文

生平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朋友,彼此之间常有唱和,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诗作,如《除夜乐城逢孟浩然》、《送孟浩然归襄阳二首》等。

  孟浩然到温州,游江心孤屿,并写下了一首温州人民所最喜爱而经常传诵的诗篇:《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诗曰:逆旅相逢处,江村日幕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孟浩然此次来永嘉(即今温州市),主要是去乐成(今乐清市)访问他的同窗好友张子容。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他俩在青年时就“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开元元年(713),张子容去长安应试,临行前,孟浩然赠他一首诗,诗的开头两句是:“夕山照灭,送客出柴门。”可见他们当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所谓的隐居,实际上原是闭门苦读,待机仕进而已。张子容考取进士后,被分发到江苏武进任县尉。数年之后,因事被谪迁到当时比较贫瘠的荒远的乐成来。这次孟浩然来永嘉是开元十三年(725),岁次乙丑,孟浩然正三十七岁,他与张子容分别已十三年了。

  当张子容得知孟浩然来访的消息后,马上赶到上浦馆去迎候他(上浦馆属乐成县,离永嘉郡城约70里),正如孟浩然在诗中所叙述的,“逆施相逢处,江村日暮时。”这首诗,八句四段,段与段之间句意跳跃较大,但全诗一气呵成,气贯意识足,确是佳构。 诗的首联两句,首先交代了这次两人会晤的时间——当天日暮之时;地点——江村(上浦馆)逆旅之中。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就可以把读者带进了诗的意境,引起读者翩翩联想。

  颔联:“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则是他俩当日游览江心孤屿情景的如实记叙。

  当时的孤屿是十分荒凉的,岛上几乎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建筑物,更谈不上什么茶楼酒馆了。他俩游览孤屿的目的,主要是去领略周围群山的景色,同时借以追寻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游踪屐迹。

  颈联“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是指张子容所在乐成官舍,僻处海滨,人烟荒凉。《述异记》云:“鲛人水居如鱼”。“鲛室”,鲛入水居之室,用以喻海域。“夷”,原指夷狄。“岛夷”,指远离中原的荒岛野居之民。

  尾联“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失路”者,不得志也,孟浩然为自己才华正茂的同窗好友,被谪迁至远离故乡而且是如此荒僻的乐成,深表同情和惋叹。

全诗短短四十字,有记叙,有写景,有抒情,即景抒情,情融于景,正像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评论的,孟浩然的诗“遇景入36咏,不拘奇挟异”,真令人赞赏不置。

孟浩然与张子容畅游了江心孤屿之后,便同去乐成。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席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即正是“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尊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东山行乐意,非是竞豪华。”(张子容《除夕乐成逢孟浩然》)

  孟浩然更是诗兴勃发,对酒当歌,即席写了两篇热情洋溢的五言律诗。他的《除夕夜乐成逢张少府》诗云: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能复几,一别十余春。他的另一首《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写得更为情真意切,把除夕之夜欢乐宴饮的场景,描述得如绘如画。

  出正之后不久,或者是由于旅途劳顿,或者是病酒之故,孟浩然就生起病来了。连日来长卧病榻,无聊中不免想起了故乡亲人,由于思亲从而萌发了怀乡之念。诗,是诗人的心声,在病榻上孟浩然握笔写了一首排律,题曰:《初年乐成馆中卧疾怀归作》,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思亲怀乡之情。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归欤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由于孟浩然怀旧意切,张子容也不便强留。待到孟浩然病体痊愈之后,替他整理了行装,准备了船只,临行前还赠他二首律诗,其中一首首尾四句是;“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把两人当时的心境表露无遗。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永嘉别张子容》以回赠,诗曰:旧国余归楚,新年于北征。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日夕故园意,订洲青草生。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

猜你喜欢

  • 赵昂

    赵昂,宋朝赵延进之子,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 钟懋

    钟懋,明宪宗成化间人。卒年八十。清光绪《澄迈县志》卷九有传。

  •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 郑绍

    生卒年不详。思宗之子。郡望荥阳(今属河南)。玄宗天宝初任武进尉,后改仕金乡丞。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1首。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何晏

    (190—249)三国魏南阳宛人,字平叔。何进孙。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美姿容,面白,人称“傅粉何郎”。齐王芳正始中,曹爽辅政,累官散骑侍郎、尚书,典选举,晋人傅咸谓其所用官吏皆能称职。赐爵列侯。坐曹爽同党,为司马懿所杀。好《老》、《庄》,援老入儒,其说以贵无为本。与夏侯玄、王弼等倡玄学,事清谈,形成一时风气。撰有《论语集解》等。

  •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 卫准

    一作卫单。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六三、《登科记考》卷一〇。工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及门。《全唐诗》存断句2联。

  • 张丹

    (1619—?)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人,原名纲孙,字祖望,号秦亭,又号竹隐君。美须髯。性淡泊,不乐交游,喜游览深溪邃谷。其诗悲凉沉远,尤长于五言古诗。与丁澎、陆圻等称西泠十子。有《秦亭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