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萧德祥生平

萧德祥生平介绍

萧德祥,元代人。约公元一三三一年前后在世。约元文宗至顺中前后在世。号复斋。杭州人。以医为业。德祥善作曲,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戏文。杂剧有《四春园》、《小孙屠》、《杀狗劝夫》、《四大王歌舞丽春园》等,今仅其中一种。>>查看萧德祥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萧氏生活在元后期南方地区,不仅创作杂剧,还开始创作南戏,天一阁本、曹本《录鬼簿》称其“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戏文”,贾仲明称他“武林书会展雄才”,透露了他曾加入撰创南戏剧本的书会组织,当是较早参与南戏创作的一位较有影响的剧作家。曹本《录鬼簿》于其名下录《小孙屠》一目,《永乐大典》又存有同名戏文。所以,现代研究者对《录鬼簿》著录的他的剧目是杂剧还是戏文意见极不统一。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不载萧德祥,而以之入《宋元南戏全目》。王钢《录鬼簿三种校订·前言》认为:“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位南曲作家,所作剧目五种是戏文而非杂剧。”徐调孚《现存元人杂剧书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则均归于杂剧。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认为:尚无确实的证据,证明此五剧确是萧作南戏;《录鬼簿》所列剧目有许多与南戏同名,但一般都认为是杂剧,此处似应也不例外;钟嗣成破例的可能性较小。其戏曲作品今存杂剧《杀狗劝夫》一种,戏文《小孙屠》一种。萧氏散曲,今亦不存。

猜你喜欢

  •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智常

    唐僧。宪宗元和中居庐山归宗寺,善谈禅要。白居易贬江州司马,素重智常,曾与刺史李渤往访之。卒谥至真禅师。

  • 萧炎丑

    萧炎丑,宋遗民。

  • 冯端荣

    端荣字景庄,福州人。宝庆丙戍进士。知崇安县,勒恤小民,病给之药,死施之棺。尝匾“清慎堂”以见志。邑民祀之。

  • 郑文宝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 吕天用

    [元](约公元一三二九年前后在世)(一作大用)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文宗天历中前后在世。

  • 郑玉

    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 詹甘雨

    詹甘雨,字肃徵。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贡生。官绍兴训导,擢海宁教谕。事见民国《东莞县志》卷四五。

  • 智及

    (1311—1378)明僧。苏州府吴县人,俗姓顾,字以中,号广慧。出家于海云院,主持净慈、径山等寺。洪武初诏硕僧集天界寺,智及居首,以病不及召对,赐还海云寺,卒。

  • 钟渤

    钟渤(一四五七—一五二八年),字元溥,号东冈。东莞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任官吏部。八年,调刑科给事中,巡京仓,劾太监不法罪状。又奉命查山西库银盗失案,得其实情,时称神明。历官吏科右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服父丧告归。武宗正德二年(一五〇七),补工科都给事中。被太监刘瑾忌恨构陷,四年,出为浙江参议。值旱灾,发仓赈饥,民受其惠。瑾诛,升云南左参政。以鲠直不容于权势,遂辞归。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晋大中大夫。卒于家。著有《东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