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康进之生平

康进之生平介绍

康进之元代戏曲作家。棣州(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查看康进之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康进之是在惠民“曲山艺海”中长大的,他常与社会下层艺人往来,是一位不肯同统治者合作的“贤人” ,对民众疾苦却十分同情。《李逵负荆》写酒店店主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同宋、鲁一起下山找人对质,真相大白后,李逵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清除两个恶棍,将功折罪。李逵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人物,在康进之笔下,李逵天真烂漫,淳朴爽直,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胸怀坦荡,疾恶如仇,他还深深热爱着梁山泊的一草一木。戏中写李逵下山踏青游玩就十分生动:“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虽然此时李逵的性格还未最后定型,但已经十分可爱,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康进之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后来元剧研究者都以康进之为“词林之英杰”,而赞誉《李逵负荆》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

个人贡献

文章内容

  《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开酒店的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宋刚、鲁智恩抢去。李逵听说后,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鲁智深二人。李逵还立下军令状,同宋、鲁一起下山找王林对质。后真相大白,李逵知错,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除二恶棍,将功折罪。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李逵的英雄形象。他鲁莽、轻信,却又直率而勇于认错。这一切都出自对梁山义军的忠诚,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历史背景

  剧情发展虽然建立在误会的基础上,却符合李逵性格鲁莽刚直的特点。正是通过李逵维护梁山泊名声的行动,展现了梁山义军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作者还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李逵下山时的赏景、背诗,寄托了他对山寨的感情;下山对质时急如星火,生怕宋江等二人不肯前去;负荆请罪时,既羞愧又装傻装呆,希望得到宽恕;惩办恶棍时又是勇猛果敢。这些描写,不仅具体表现了李逵嫉恶如仇、豪爽天真的性格,还加强了剧本的喜剧色彩。全剧曲词豪放,曲白生动。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历来元剧研究者都以为它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论者也有认为本剧写李逵下山时一路赏景追逐水流桃花的较细致的刻画,负荆前一度想到自尽的描写,都是传说中的李逵性格还未最后定型的标志。此可备一说。

猜你喜欢

  • 杨舜臣

    杨舜臣,元朝人,生平未详。一作汤舜卿。

  • 于玭

    于玭(1507-1562)字子珍,号册川,山东东阿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平凉同知。于仲子慎思,叔子慎言有《于氏家藏诗略》四卷。

  • 朱黼

    平阳人,字文昭。学于陈傅良,不事举业,躬耕南荡山以老。有《记事备遗》、《统论》。

  • 朱超

    朱超(生卒年不详)仕梁为中书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诗十余首。

  •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董文甫

    金潞州人,字国华,号无事道人,一作无事老人。章宗承安间进士。南渡后,历大理司直、河南府治中。于《六经》、《论》、《孟》诸书,深思有得,以力行为事。参取佛老二家。

  • 宇文毓

    (534—560)即宇文毓。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小名统万突。宇文泰长子。宇文护废孝闵帝宇文觉,迎立毓,称天王。后改称帝,年号武成。以明敏有识量,为宇文护所惮,被毒死。在位三年。庙号世宗。

  •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 陈颢

    (1264—1339)元清州人,字仲明。稍长,入京师,从王磐习金典章,又从安藏习诸国语。因安藏荐入宿卫,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于藩府。仁宗入定内难,迎武宗,皆预谋。仁宗即位,特拜集贤大学士,与闻政事,科举之行,赞助之力尤多。仁宗卒,辞官家居。文宗立,复起为大学士。卒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