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冯延登生平

冯延登生平介绍

冯延登(1175年—1233年),字子骏,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中进士。贞祐二年(1213年),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在正大八年(1232年),与元议和时被监押,天兴元年(1232年)被释放,任祭酒,后又任吏、礼二部侍郎。天兴二年(1233年),汴梁被元军围困,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投井自杀,卒年五十八岁。>>查看冯延登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事业有成

  冯延登,为冯时次子。年幼时就很有悟性,等到成年,事业有成。承安二年(1197年),考中了词赋进士。调任真簿、德顺州军事判官。泰和元年(1201年)转调到边宁做县令。大安元年(1209年)秋季七月份,霜冻导致庄稼减产,民众很难取得食物,冯延登开仓发放粮食,赈济借款,保全、养活了很多人。贞祐二年(1213年),补尚书省令史,不久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 

  使者经历

  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奉命出使西夏,负责接送来使。正大七年(1231年)担任国子祭酒。凭借翰林学士承旨的帮助,担任国信使。

  在正大八年(1232)带着国书到元军虢县军营。有旨下达,问他:“你认识凤翔的元帅吗?”冯延登回答:“认识。”又问他:“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冯延登回答:“做事很勤快的人。”又对他说:“如果你能招降凤翔元帅,我就能免你一死,不然就要杀了你。”冯延登回答:“我带着书信是来请和的,招降怎么会是使者的责任?招降了也是死,不招降也是死,不如今日就死。”到了第二天,又问冯延登:“你重新考虑过招降的事吗?”冯延登像之前那样回答,问了第二第三遍,冯延登都执意不回答。第三天,下诏告诉冯延登,说:“你的罪行是应该死的,但是按理说我是不能杀使者的,你珍惜你的须髯如同对待你的性命(那就剪下你的须髯)”喝叱左右用刀截断冯延登的须髯,冯延登丝毫不为所动,于是被监押到丰州。

  慷慨就义

  天兴元年(1232年),冯延登被放了出来,金哀宗安抚宽慰了他许久,又让他担任祭酒,后任过吏、礼二部侍郎,管理刑部尚书。天兴二年(1233年)元军围困汴京,冯延登仓促逃难,被元军骑兵抓获,打算将他送到北方。冯延登言辞慷慨,宁可就义也不愿受辱,于是跳入城旁井里而死,卒年五十八岁。

猜你喜欢

  • 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 朱沄

    朱沄,福建南平人。优贡,清乾隆十二年(1747)二月由南靖训导调任凤山县训导,后升江西饶州府经历。著有《平平居士诗稿》。

  • 大食惟寅

    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朝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一首,知曾与散曲家张可久相识。

  • 刘昶

    刘昶(436年-497年),字休道,南朝宋宗室,北魏将领,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母谢容华。刘昶虽流亡北魏,但始终不忘故国,在南齐篡立后多次引魏军南下,希望借助北魏的力量恢复祖业,但均未能成功。他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太傅、扬州刺史、谥号明。

  • 到洽

    (477—527)南朝梁彭城武原人,字茂。初为齐南徐州迎西曹行事。清警有才学,为谢朓、任昉、丘迟赏识。睹世乱,隐居积岁。梁武帝天监初,召为太子舍人,累迁尚书左丞,帝欲亲戎,军国容礼,多自洽出。寻迁御史中丞,弹纠无所顾望,号为劲直。官终寻阳太守。有文集,已佚。

  • 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唐太宗朝宰相,文学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以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 萧子显

    萧子显(489年—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人。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萧子显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周望

    周望,字渭澄,号纶仙,娄县人。有《樵唱轩稿》。

  • 赵彦逾

    赵彦逾(1130-1207年)字德先,浙江四明人,南宋宗室大臣,北宋魏悼王赵廷美后代,崇简国公赵叔寓曾孙。绍兴三十年,登第。淳熙五年,知秀州。累迁太府少卿,四川总领,工部尚书。联合赵汝愚、韩侂胄和郭杲拥立宁宗登基。庆元党禁时,与赵汝愚反目,依附宰臣韩侂胄。晚年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进观文殿学士。开禧三年卒,年七十八。

  •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