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诗词古文>仲殊生平

仲殊生平介绍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查看仲殊的诗词古文

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

猜你喜欢

  • 李宗闵

    李宗闵(787-843)唐代大臣,远支宗室,牛李党争的另一主人公。唐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之后。字损之,行七。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元和三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洛阳尉。七年入为监察御史,累迁礼部员外郎。

  • 郑璜

    江苏吴江人,字元吉,号瘦山,晚号赘翁。嘉庆十五年举人。常年客幕。好为诗,兼穷经学。卒年六十一。有《春秋地理今释》。

  • 颜粲

    生卒年不详。德宗建中年间登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2首,内《吴宫教美人战》一首一作吴秘诗,归属未定。《全唐诗外编》补联句1首。

  • 曹安

    曹安民(?-197年),字安民,名不详。东汉时期人物,曹德之子,曹操之侄,曹昂的堂兄弟,曹丕的堂兄,死于宛城之战。按曹丕《典论》记载的“亡兄孝廉子脩、从兄安民遇害。”等情况来看,安民应该是曹操侄子错不了,曹丕是他们属于兄弟关系肯定不会弄错。另外从典论的记载来看安民是和子脩并提的,子脩是曹昂的字,安民则肯定也是字不是名,至于三国志中记载则应取自曹丕之《典论》但陈寿又不知曹安民其名,故写为“长子昂、弟子安民”。

  • 简长

    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 周遇圣

    周遇圣,淳安(今属浙江)人(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

  • 司马彪

    (?—约306)西晋河内温人,字绍统。司马睦子。少笃学,博览群籍。晋武帝泰始中,拜骑都尉,迁秘书郎,转丞。官至散骑侍郎。卒年六十余。注《庄子》。撰《九州春秋》。所作《续汉书》,论次东汉史事,纪、志、传均备,今存八志,北宋以后与范晔《后汉书》纪传合刊。

  • 卓梦采

    卓梦采,字狷夫,凤山人。庠生。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陷县治,慕卓氏之名,致之再三,坚辞不肯赴。挈家遁鼓山匝月,吟咏自娱,且散家赀给戚族里邻,以资口粮。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赠「儒林芳标」匾额。享年八十。子肇昌,领乡荐;孙列胶庠

  • 韩延之

    北魏南阳堵阳人,字显宗。仕晋为平西府录事参军。刘裕伐司马休之,致书密招,延之复书严辞拒之。又以刘裕父名翘,字显宗,遂以“显宗”为己字,名子曰翘,以示不臣刘氏。后奔姚兴,复入魏。明元帝以为武牢镇将,封鲁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