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
【源】 春秋时齐卿高敬仲傒,食采于高堂(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2,17,60)。【望】 齐郡(17,418)。【人】 高堂生,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见《尚友录》(21)。高堂冲,晋怀帝永嘉年间太史令,见《晋书》(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公族也。《风俗通》: 齐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此以邑为氏,系出姜姓。其地在今山东高堂县。
汉代有高堂·生; 三国时魏有高堂·隆,光禄勋;晋代有高堂·冲,太史令。
【源】 春秋时齐卿高敬仲傒,食采于高堂(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2,17,60)。【望】 齐郡(17,418)。【人】 高堂生,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见《尚友录》(21)。高堂冲,晋怀帝永嘉年间太史令,见《晋书》(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公族也。《风俗通》: 齐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此以邑为氏,系出姜姓。其地在今山东高堂县。
汉代有高堂·生; 三国时魏有高堂·隆,光禄勋;晋代有高堂·冲,太史令。
读音:Mǔ【综】 源出不详。宁夏中宁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万荣、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此姓系乌海市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Mén【源】 ①《周礼》公卿之子,入王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其后为氏,见《编古命氏》(9,12,17,60)。 ②北魏时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后均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
读音:Duǒ’érbiétāi【综】 元时人姓。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朵儿伯多黑申,朵儿别台氏,元太祖时授千户,见《蒙兀儿史记》、《新元史》(399)。
读音:Yè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叶赫、赫尔苏、尼玛察、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叶母氏(259),正黄旗满洲闲散公额之妻为叶木氏(260),〔叶母〕
读音:zú【源】 见《姓苑》(15,21)。【布】 大陆有此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í lí【源】 北魏时蠕蠕族别帅有植黎氏(12,27,44,60)。【人】 植黎勿地,北魏时蠕蠕别帅,降魏(12,27,44)。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后
读音:Suícháo【源】 墨子弟子随巢氏之后因氏(7,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战国时有随巢子,墨翟弟子,著 《随巢子》六篇。《汉书·艺文志》有载。
读音:Zhūjiā历史上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乃金代女真之黑姓。金时有珠嘉·赛音、珠嘉·臣嘉、珠嘉·佛绅。或作 “珠佳”、“术甲”。
读音:Nèliè【源】 清满州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亦作〔讷勒〕(180,260)。【人】 清正红旗满州马甲太顺之妻为讷勒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
读音:shī春秋时有诗国,亦作邿。(见《左传·杜预注》)以国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