騖
读音:o/Aur, Au
【源】 《国名纪》云:夏有骜侯。当以国名为氏(骜即敖,春秋时郑地,故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北)。《吕览》云:屈骜之后以骜为氏(17,62)。
【源】 《国名纪》云:夏有骜侯。当以国名为氏(骜即敖,春秋时郑地,故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北)。《吕览》云:屈骜之后以骜为氏(17,62)。
读音:Nígǔěr【源】 尼古尔为元时部落名,以部为姓(24)。【人】 图烈图,尼古尔氏,元人(24,63)。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部落名,以部为氏。元代有图烈图者,即姓此
读音:Kēcài【综】 源出不详。台湾有此姓,祖籍福建晋江、同安、南靖、台湾澎湖等地(236)。
读音:Mònālóu【综】 代北莫那楼氏之异译(70)。亦作〔末那娄〕(27),〔末耐娄〕(70)。【人】 末那楼霍,南北朝时后燕襄城公(9,17,60)。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
读音:hóng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闳氏,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汉有广陵相閎孺。(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读音:Léngbō珞巴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有载,本为部落名,或以为姓。未详其他。
读音:xià【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予收载,初见于 《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hè tún与“贺吐”同。
读音:Xíngqí【源】 见《姓苑》(9,15,17,21)及《广韵》(1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ánggā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姓氏汇编》注云:“即扬干氏。”
读音:Nàjí【综】 彝族姓。属什勒阿补家支(375)。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