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iéyún【源】 代北复姓。北魏南迁诸姓中有牒云氏(17,60)。【变】 ①一作〔牒云〕(17)。②后改为云氏(7,27,60)。【人】 牒云乐,北魏时营州刺史,汉中公(6,12,21)。历史
读音:Hàlèbīn【综】 清时满洲人姓。哈勒斌杜嘎尔,清满洲正蓝旗人,历任宁夏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乌鲁木齐将(72,254)。
读音:Guìqìkè【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德㮙太之妻为贵齐克氏(260)。
读音:jiū【源】 与摎相通(91)。【望】 邯郸(17,60,418)。【变】 一作〔〕(19,21)。【人】 摎乐,汉时人(7,17)。摎尚,三国时魏河南太守(7)
读音:Xiānyáng【源】 见《姓苑》(9)。或以地为氏,居于鲜水之阳者为氏。青海湟中有鲜水(60,62)。【人】 鲜阳滔,汉时武骑常侍(6,7,15,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wù dì【源】 唐时西域康居(又称康国,故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九姓,其一曰戊地(17,60,62)。隋唐时对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九姓政权总称“昭武九姓”。据《新唐书》,九
读音:Mùhélí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穆和林(23,63,180)。以地为氏(23)。【人】清镶白旗蒙古拜唐阿雅图之妻为穆和林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穆和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Hèshūlī【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哈达、松花江、呼兰等地(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何氏(180)。②一作〔赫舒理〕(260)。【人】赫舒哩登库,清镶黄旗人,世居哈达
读音:zǐ chéng【源】 春秋时楚大夫屈荡之子子乘,其后有子乘氏(6,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予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元和姓纂》
读音:Lí【源】 菞,地名,以地为氏,见《直音》(15,21)。《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太平图话姓氏综》云: “以地名为姓氏。”未道其详。《汉语大字典》 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