釧
【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云南保山(62)、昌宁、台湾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钏国贤,明时四川阆中人,万历中任江西抚州照磨(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陇川、盈江、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钏国贤,抚州照磨; 又有钏佩,云南人,贵阳县丞。
【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云南保山(62)、昌宁、台湾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钏国贤,明时四川阆中人,万历中任江西抚州照磨(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陇川、盈江、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钏国贤,抚州照磨; 又有钏佩,云南人,贵阳县丞。
读音:lòu【源】 世掌刻漏(计时器)之官,因氏,见《姓苑》(7,11,12,60)。【望】吴兴(17,60,418)。【布】浙江上虞(279)、余姚(389)、萧山(209)、上海、北京(91)等地
读音:Pèi/Pey【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Chángzhuāng【源】 见《姓觽》(17)。【人】 常庄谈,战国时赵襄子之臣(11,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一郍蒌氏,后改为蒌氏。”(按: 郍,即 “那”之异体。一郍蒌,即一那蒌氏,亦即壹那蒌氏,又
读音:Bù’ěrjīmù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朱漠之妻为布尔几穆特氏(260)。
读音:Yùkùli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lì范文子燮,能穆宗族,受邑栒栎,故有栒氏、栎氏。(见《路史》)
读音:chá【音】 亦音楂(Chá)(19)。【源】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茬(故城在今山东长清东北),因以为氏,见《姓苑》(17)。【望】 泰山(418)。【布】 台湾高雄(68,261)、江苏丰县等地
读音:Púhū《姓氏词典》引《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蒲呼·声訾。”未详其他。
读音:chǔ汉有北海太守处兴,盖处子之后。(见《风俗通》)伯益之后有处氏。(见《路史》)处,望出颍川、沛国。(见《尚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