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īn

【源】 周太王居邠(故城在今陕西彬县),支孙氏焉(6,7,15,60)。一说,周太王离邠去歧,其族留于邠者为邠氏(12,21)。【布】 四川大竹有此姓。【变】 亦作豳(12,21,62)。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姓苑》。郑樵注云: “亦作 ‘豳’。《姓苑》 云: “周太王居邠,因氏焉。” 周太王,即古公亶父; 邠,即今陕西邠县 (今作“彬县”)。此当系出姬姓,以地为氏。

猜你喜欢

  • 读音:Pí【源】 有熊氏各族有貔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简明中国通史》 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 未详其他。

  • 读音:hào【源】 春秋时越大夫皓进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布】 辽宁沈阳有此姓(91)。《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 《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越王勾践大夫皓进的后代。” 《

  • 青唐

    读音:qīng táng【源】 西夏时吐蕃族有青唐部,因以部为氏(60,62)。又据《宋史》载,吐蕃之种入贡,首领厮罗居鄯州(故治在今青海乐都),后徒青唐(故治在今青海西宁),为青唐氏

  • 读音:huǎn【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㬊氏(8,11,17,60)。【望】 荆州、邱陵(12,17,21),江陵(418)。【布】 唐时荆州多此姓(7,60)。【人】 &#x

  • 有男

    读音:yǒu nán【源】 系自姒姓。禹后分封,有有男国,子孙以国氏(7,9,12,17)。 【变】 亦作有南(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姒姓。《史记》: 禹后

  • 读音:cháng【源】 ①周敬王大夫苌弘食采于苌(故城在今河北固安西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9,12,15,17,60)。②蜀之夷侯有苌氏,见《张禅题名碑》(60,62)。【望】 魏郡、东平(15,1

  • 读音:Chǐ【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湖南湘潭(373)、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姓氏大全》据《新编千家姓》收载,其注称: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 劑貌

    读音:Jìmào【综】 田婴臣有剂貌辨,见《吕氏春秋》(17,62,63)。后改为剂氏(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吕氏春秋》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

  • 憍答摩

    读音:Jiǎodāmó《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云: “唐有北天竺高僧智慧,梵名般剌若, 姓此氏。建中初来华。” (按: 㤭, 《汉语大字典》音j

  • 模爾柯特

    读音:Mǒ’ěrkētè【综】清镶黄旗蒙古骑都尉马奇格图之妻为模尔柯特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