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ī yún后魏代北姓,后改为云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tǔ fǒu【源】 代北姓(7,60)。【变】 后改为祝氏,见《魏书·官氏志》(7,24,60)。一说,吐缶为叱卢之刊误(70)。【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
读音:Āpé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Jiǎo【源】 见《续通志·氏族略》(24)。【布】北京昌平、大兴等地均有此姓(62)。【人】徼顺,宋时东头供奉官(24,62)。一说,徼顺应为缴顺(26)。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
读音:Shìrén《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uí【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随国(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系自祁姓。陶唐氏之后,周时杜伯之子隰叔奔晋,隰叔之孙士会为晋上卿,食采
读音:Bìlā’ěr【综】 清镶黄旗蒙古亲军善保之妻为必拉尔氏(260)。
读音:Quá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新编千家姓》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àikè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土默特、科尔沁等地(23,63,260)。【人】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林住之妻为塞克图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土默特及科尔沁等地方,为蒙八旗
读音:mù dú齐处士有牧犊子。(见《琴操》)以牧犊为氏,如苑羊、趣马之类。(见《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