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
【源】①见《万姓统谱》(15,21)。②清满洲正红旗中有逊氏(260)。【布】北京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忻州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 《姓苑》,未详其源。
北魏有逊昵延; 唐代有逊揆,为李克用所擒,不屈而死。
【源】①见《万姓统谱》(15,21)。②清满洲正红旗中有逊氏(260)。【布】北京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忻州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 《姓苑》,未详其源。
北魏有逊昵延; 唐代有逊揆,为李克用所擒,不屈而死。
读音:liè zōng【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有列宗氏(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潜夫论》 云: “楚公族列宗氏,芈姓。”
读音:Luó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妘姓,颛顼帝孙祝融氏后裔。祝融的后裔被分为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周朝时,八姓中有子孙被封宜城,建立罗国,后为楚国所灭,其后人遂以“罗”为姓。二是改姓
读音: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谥号为氏,源于子姓。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死后谥号为成汤。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成为汤氏。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出自子姓,因避祸
读音:duān【源】 ①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17)。②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60,62)。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
读音:Zhúyōng【源】系自姬姓。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8,11,17,60)。【人】烛庸之越,春秋时齐大夫(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烛庸
读音:Fèi《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Yà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且称: “今内蒙古有此姓。”未详其他。
读音:Fúyáng【综】 源出不详。疑即濮阳氏之讹。江苏高淳有此姓(305)。
读音:jiù【源】 见《风俗通》(1)。因遭难而得救,因以为氏,如赦氏之类(60,62)。【变】 亦作〔捄〕(17)。【望】 江都(17,418)。【人】 救仁,汉时谏议大夫(11)。罕见姓氏。《郑通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