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
【源】见《姓苑》(15,21,60)。回(176)、汉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云南东川(380)、宁夏(176)、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速希觉,宋时知连州(15,21)。速秉植,清时曾任平乐县知县(2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山西之灵石有分布。汉族、回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宋代有速希觉,知连州; 明代有速斌,饶州五千户。
【源】见《姓苑》(15,21,60)。回(176)、汉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云南东川(380)、宁夏(176)、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速希觉,宋时知连州(15,21)。速秉植,清时曾任平乐县知县(2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山西之灵石有分布。汉族、回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宋代有速希觉,知连州; 明代有速斌,饶州五千户。
读音:Nāmù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浑都和色(23,63,180,260)。【变】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得合勒之妻为那木都氏(260)。〔那木都〕似即那木图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浑都和色地
读音:lí黄帝时明目人离娄之后。(见《路史》)离娄,孟子门人。(见《风俗通》)▲〈汉〉离班,慕容云之幸臣。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河北之蔚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或作 “離”,今统统简作
读音:Dúhǔ【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彭城(71)。【变】《金史姓氏考》作〔独虎术鲁〕(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都克塔哩(24)。
读音:Qiānniú【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Biàn/Biann,Byan【源】 西夏人姓(31)。【变】 ①《清稗类钞·姓名类》作〔〕(30)。②后改为卞氏。【人】 㝸德昭,西夏时武功大夫(24)。
读音:zhōu【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舟国,因氏,见《姓源》(17,60)。②系自秃姓。相传彭祖之后有舟人国,其后以舟为氏(7,17)。③周时楚国有舟地,齐国有舟道,皆为地名,或以地为氏(60,
读音:A-yē【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
读音:Zāngní【源】 彝族姓(375)。
读音:Zōng/Tzong,Dzung【源】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60)。【望】东莱(17,418)。【布】宋时开封有此姓(7,60)。今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Zhāolún鄂伦春族姓氏。出自白依尔哈拉,汉意为“石头”,因住在石滩上而得氏; 或称: 死后被埋石下,其后以石为氏,遂称“昭伦”氏。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