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读音:Bèi
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古代有世居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者,以地名命姓。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姬姓。周有■国,为宗室子孙采邑,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
贝姓历史人物有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其书法舒和雍容,结构峻密。贝琼,明朝天文学家,为明初三大儒官之一。
贝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位。
出清河贝丘,盖以地为氏,今吴越多此姓。(见《姓氏考略》)
贝,姓,汉末华容长贝羽,晋术士贝灵该。明洪武中贝琼征修元史。(见《正字通》)
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古代有世居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者,以地名命姓。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姬姓。周有■国,为宗室子孙采邑,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
贝姓历史人物有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其书法舒和雍容,结构峻密。贝琼,明朝天文学家,为明初三大儒官之一。
贝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位。
出清河贝丘,盖以地为氏,今吴越多此姓。(见《姓氏考略》)
贝,姓,汉末华容长贝羽,晋术士贝灵该。明洪武中贝琼征修元史。(见《正字通》)
读音:Shèng【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77)、《中日姓氏汇编》(40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
读音:yí yáng与“夷羊”同。
读音:jiàn汉有北平太守贱琼。(见《风俗通》)
读音:Yī'niè《姓氏词典》引《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涅达干。”未详其他。
读音:Bùsīní景颇族姓氏。意为 “棉花”,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Kěnqú【源】 彝族姓。属阿某斯都家支(375)。
读音:Bān【源】 ①春秋时楚令尹斗谷于菟之后,见《西溪业话》(63)。②满族姓(344)。【变】汉时班固本姓斑,后讹而为班(21)。【布】山西平陆(298)、河北隆化(344)、安徽淮南(362)、
读音:Nàilú【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ā shǐ dé【源】 突厥人姓。其先为突厥始善(一作如善)可汗之裔,别号阿史德氏(6,12,60)。【人】 阿史德览,唐时右武卫大将军(21,242)。历史上代北地区之三字姓。《郑通志·氏
读音:Nālā【综】 清满洲人姓(61,254,256,259)。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201)中亦有那拉氏。满洲人那拉氏亦译作〔那喇〕氏(259),锡伯族那拉氏后改为那氏。【布】 浙江江山有此姓(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