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ào

【源】 相传为古帝辛高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豹之后,见《风俗通》(1,7,9,12,15)。【望】 高阳(17,418)。【布】 山东五莲(290)、台湾南投(64)、河南巩县(301)、郑州等地均有此姓。【人】 豹皮公,三国时魏骑将(15,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台湾,山西之运城、临汾、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考略》 亦载,其注引 《风俗通》 云: “八元叔豹之后。”相传帝喾高辛氏时(或云 “帝喾”,即“帝舜”) 有才子八人,即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所谓 “八元”,实为由两个不同氏族发展而成的八个部落,当是以部落为姓氏。

三国时魏有豹皮公。

猜你喜欢

  • 万紐于

    读音:Mòniǔyú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 亦收并注其源:①其引 《于烈碑》 云: “远祖之在幽州者,世有部落,阴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奕叶居之

  • 读音:yīng毕万之后有罂氏。(见《路史》)

  • 合忒乞歹

    读音:Hétèqǐ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合忒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塔奇尔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

  • 读音:jué【音】 亦音Jué(17,77,61)。【源】 ①黄帝之后,姞姓之裔,周时蹶父之后(11,17,60)。②春秋时晋大夫韩厥之后(17)。【望】 河南、济南(17,60,418)。【布】 大

  • 寺人

    读音:sì rén【源】 古寺人之后有寺氏、寺人氏(60)。一说,春秋时晋国寺人披之后,见《左传》(17)。一说,春秋时宋国寺人惠墙伊戾之后(6,21)。寺人,官名,掌府寺之官(12)。齐寺人貂、寺人

  • 读音:diāo【源】 ①夏禹之后有凋氏(8,60,62)。②或出于雕氏(91)。【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凋成,东晋时后赵石遵部将(7)。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 谷會

    读音:Gǔhuì【源】 代北人姓(27,60),源出昌黎鲜卑人(242)。【变】 后改为谷氏,见《魏书·官氏志》(12,27,60)。【人】 谷会归,东晋末慕容农之部将(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

  • 高陽

    读音:Gāoyáng【源】 ①古帝高阳氏颛顼之后,以号为氏(12,17,60)。②高阳,春秋时宋国邑(故城在今河南杞县西),食邑者以为氏(11)。【望】 济阳(17,60,418)。【人】 高阳魁,古

  • 子献

    读音:zǐ xiàn陈桓公之孙子献之后。(见《风俗通》)

  • 阿喇勒岱

    读音:Ālǎ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译作 “阿儿剌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