諤
【源】 ①即鄂氏,汉安平侯千秋,亦作谔千秋,见《姓氏寻源》(60,62)。②西夏谔氏与卧氏、讹氏、额氏同宗(101)。【人】谔德中,夏时武节大夫(24,3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 “即鄂氏,汉鄂千秋,亦作谔千秋。”②《续通志·氏族略》载: “(西)夏武节大夫谔德中。”则此出自古代羌族之党项人。
【源】 ①即鄂氏,汉安平侯千秋,亦作谔千秋,见《姓氏寻源》(60,62)。②西夏谔氏与卧氏、讹氏、额氏同宗(101)。【人】谔德中,夏时武节大夫(24,3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 “即鄂氏,汉鄂千秋,亦作谔千秋。”②《续通志·氏族略》载: “(西)夏武节大夫谔德中。”则此出自古代羌族之党项人。
读音:Yòulián【源】 宥连,南北朝时北部落名,以部为氏(27,60,62)。【变】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见《魏书·官氏志》(7,17,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Yà《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Húshíkāli【综】 清赫哲族姓,世居三姓城(185)。亦作〔傅特哈〕、〔傅什〕、〔马林卡〕、〔富萨哈里〕,汉姓为胡氏(186,187)。疑为瑚锡哈哩之异译。
读音:Duōluó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Wǔgǔ【源】 彝族姓。属拉伙阿付家支(375)。
读音:Yàjiǎohuá怒族姓氏。云南之碧江有分布。传说乃茂英冲之后。其汉意为“蛇”,即以蛇为图腾之氏族,且以族命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怒族》。
读音:Sìhài【源】 俟亥氏为匈奴别种,见《北齐书》(27)。【变】 后改为亥氏(27,7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俟亥之为亥。”《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
读音:Gān'gōng【源】 周大夫甘昭公之后有甘公氏,见《姓苑》(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据 《姓苑》亦收,其注云: “以祖辈名
读音:Láng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源于姬姓。鲁懿公的孙子费伯在鲁国为大夫,私自占据郎城(今山东鱼台东北),子孙以邑名为氏而姓郎。二是南匈奴有郎氏,满族也有郎氏。郎姓发源
读音:yuè jiāo【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越椒之后(7,21)。或为斗越椒之后(12,60,62)。又作伯棼越椒之后(17,62)。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越椒氏(60,62)。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