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ǔ

【源】 ①尧时贤人许由之后(9,11,17,60)。②系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以为太岳之嗣。至许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故城在今河北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6,9,12,17,60)。③清满州人姓。世居辽宁抚顺、沈阳等地(23)。今满族人姓(344)。④清广西泗城府(故治在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姓许,始于明万历年间(72)。⑤黎(106)、瑶(120)、彝(130)、土家(387)、阿昌(142)、回(176)、蒙古(255、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汝南、高阳(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53%,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7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55%。【人】 许偃,春秋时晋大夫(12,17)。


一行常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河北之邢台、尚义、钜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峡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鲜、苗、彝、傣、畲、黎、阿昌、布依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灵公迁于葉 (叶),悼公迁于城父,又迁于白羽,许男斯迁于容城,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源韵谱》亦云: “许,姜姓,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 许故城即今河南许昌。② 《姓氏考略》据《姓氏急急篇·注》称: “许由之后。” 由,古之贤人,相传尧曾让天下给他,许由谢而隐。

战国时楚有许行; 东汉有许慎,著《说文解字》;唐代有许浑,丹阳人; 清代有许之渐,武进人,顺治时御史。

猜你喜欢

  • 餘於

    读音:Yúyū《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北史》云: “南北朝时有馀於罗暇。”未详其源。

  • 葉卜哲里

    读音:Yèbǔzhélǐ【综】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中有叶卜哲里氏,世居烟必拉(259,260)。

  • 賽音

    读音:Sàiyīn元代西域人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以名为氏”: “西域之族长曰赛音,因以为氏。”②或“以部为氏”: “彻伯尔和卓赛音,西域部之族长,因以为氏。和卓

  • 瓜勒佳

    读音:Guālèjiā【源】 当系瓜尔佳氏之异译。清驻防吉林、呼伦贝尔、齐齐哈尔等地之满洲八旗均有此姓(26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瓜勒嘉氏(256)。〔瓜勒嘉〕似即瓜勒佳之异译。【人】

  • 读音:Jù【源】 或系拒丘氏所改(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载,未详其源。

  • 太伯

    读音:tài bó【源】 系自姬姓。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文王之父),为周之太伯,其后以为氏(12,21,60)。周古公即周太王,亦称古公亶父,初居邠,狄人侵入,迁于岐山之下,始国号周,后武王追封为太

  • 申屠

    读音:Shēn tú申屠姓源自周申侯后代,其后人居安定之屠原,因以申屠为氏。申屠早期居于陕西,今以浙江较多。申屠姓历史人物有汉代都尉申屠嘉,惠帝时担任淮阳太守。文帝时迁御史大夫,拜丞相,封故安侯。

  • 昂旺

    读音:ngwà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4,68,261)。

  • 读音:Niǎn【源】 ①见《姓苑》(9,11,15,21)。汉时有刘向者,因以父德任为辇郎(汉制官名、引御辇者),当以官为氏(60,62)。②满族姓(344)。【望】河南(17,418)。【布】河北隆

  • 赫宜

    读音:Hèyí【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舒勒赫、屯昂阿、锦州等地(23,63,180,260)。【变】清驻防索伦镶白旗、镶蓝旗、正蓝旗中均有赫音氏,世居呼伦贝尔(259,260),满洲镶蓝旗中有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