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西

西

读音:xī

【源】 ①古有西国(或指西陵古国),见《国名纪》。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见《姓考》(17)。古西王母国,故城在今河北承德。《尔雅·释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②战国时魏文侯之邺令西门豹之后,改西门氏为西氏,见《姓苑》(6,12,15,60)。③清满洲八旗姓锡克特哩氏后改为西氏(180,181)。今满族姓(181)。【望】 魏郡(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西达,宋时濮洲人,邵武推官(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东之昌乐、平度、龙口、山西之太原、运城,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仫佬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引 《姓苑》 云: “西门豹之后改为西。” 出自西门氏。而“西门”,以地为氏。

宋代有西达,邵武推官; 元代有西汉杰,封南阳郡侯; 明代有西鸣歧; 又有西管,都指挥; 又有西华,府通判。

猜你喜欢

  • 瞿曇

    读音:Qútán【源】西域天竺国姓(12,21)。【人】瞿昙罗,唐武后时造光宅历(6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梵语gàutama之音译,亦作乔答摩。其源不

  • 詭諸

    读音:Guǐzhū【源】 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封于诡诸,以国为氏(17,62,63)。一说,诡诸,春秋时周大夫夷之采邑(15,80),因氏。【变】 一作〔佹诸〕(17)。《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姓

  • 读音:Jí/Jyi【综】 源出不详。云南师宗有此姓。

  • 廚人

    读音:Chúrén【源】春秋宋大夫厨人濮之后(60,62)。 【变】一作〔厨人〕。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郑通志·氏族略》 作“厨人”。盖廚,厨异体字耳。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

  • 读音:dùn顿,姬姓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弱顿子之后,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魏郡云阳。(见《尚友录》)▲〈汉〉顿琦,苍梧人。〈明〉顿敏,涿州人。

  • 读音:Tǒng【综】 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北京、安徽天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湖北之监利、江西之余干、浙江之景宁、福建之浦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

  • 博尔濟錦

    读音:Bóěrjìjǐn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乃“元之国姓”。清顺治时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即姓此氏。或译作“博尔济吉特”、“孛儿只吉歹”等。

  • 读音:Mà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 《金史》亦收。未详其源。“金有谩都本”。

  • 瓦爾喀

    读音:Wǎěrk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80)。【变】 清驻防达虎里正白旗有瓦尔噶氏,世居打牲地方(260),〔瓦尔噶〕似即瓦尔喀之异译。【人】 清正白旗满洲打牲壮

  • 阿色

    读音:A-sè【源】 彝族姓(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