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ài

【源】 ①或以取义蔬菜为氏(62)。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232)。亦见《内阁大库现存清代汉文黄册》(59)、《新编千家姓》(73)、《中国姓氏大全》(91)。②回族姓。③或衍自蔡姓、蔡菜音同形似,但莱较蔡易写,且更常见,于是人们以菜代蔡,遂成一姓。清以前姓氏书籍中均无此姓,而今分布较广,说明菜为近代出现之新姓氏。【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围场,天津之武清,山东之东平、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利川,河南之卢氏,安徽之贵池,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猜你喜欢

  • 读音:bù【音】 今亦音Bù。【源】 见《姓苑》(9,12,17)。南匈奴姓(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部抑鞮,南匈奴右贤王(60,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乐亭、辛集

  • 多爾山

    读音:Duō’ěrshān【综】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尔齐之妻为多尔山氏(260)。

  • 涓濁

    读音:Juānzhuó【综】 据《吕氏春秋》载,夏酋人涓浊梁善,畏明失气而卒(6,7,24)。张澍认为,浊梁姓涓,非复姓(7,26)。今姑录此备查。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比拔

    读音:Bǐbá【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 茅成

    读音:máo chéng【源】 春秋时邾子之支庶有茅成氏,见《姓考》(17)。【变】茅成子即茅夷鸿(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小邾子后有茅成氏。”

  • 喀喇沁

    读音:Kālǎqì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乌拉,叶赫等地(23,63,180,260)。喀喇沁,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以地为氏(23)。【变】 ①一作〔喀尔沁〕(180)。 ②清时三等轻车

  • 读音:rán【音】又音Rǎn(80)。 【综】同州(故治在今陕西大荔)有㜣姓,见《姓苑》(7,60)。亦见《直音》(15,21)。又,苍梧(广西)有㜣氏,见《说文》(60,

  • 茄罗

    读音:jiā luó姓出《姓苑》。西夏有此姓,一作茹罗。(见《姓氏考略》)

  • 读音:Yǒu【源】①春秋时楚国人多以草名为氏,如芈氏、莠氏、蒍氏、蓝氏之类(60,62)。②或为莠尹氏所改(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苋” 云:“楚国多以草名为氏, 如芈氏、 莠

  • 霍羅

    读音:Huòluó【综】 清满洲人姓。霍罗色尔固善,清满洲镶白旗人,同治中历任察哈尔副都统盛京副都统(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