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颜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Shēns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金史》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金有矧思阿补。”未详其他。
读音:Yújiǔlǘ【源】 北魏时蠕蠕人姓。北魏神元末,掠骑得一奴,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7,12,27,60,70)。【变】后有改为闾氏者(
读音:Zhāsàkè【综】 清镶白族蒙古马甲巴图之妻为查萨克氏(260)。
读音:Tǔhú【综】 源自匈奴。后向北方鲜卑转化的部落姓氏有:贺兰氏、宇文氏、费连氏、呼延氏、破落汗氏、吐胡氏等。吐胡疑系吐京胡之简称,吐京胡族初居吐京镇(故城在今山西石楼),在汾州(78)。
读音:Gū【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上海(92)、四川邻水(390)、云南东川(380)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按:《中国姓氏大全》载:“茹g
读音:jī【源】北魏时改俟畿氏为畿氏,系夷狄大姓(6,9,11,12,17)。姚薇元认为,畿氏必几氏之误。且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改姓,原为汉化,所改必假汉姓无疑,中国有几氏而无畿氏(70)。 【望】
读音:Zà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昌黎,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读音:Lì【源】 黄帝裔孙封于郦(故城在今河南内乡东北),后因以为氏(7,12,15,17)。【望】 新蔡(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郦食其,汉时陈留高阳人,高祖时说客,后
读音:Xīgǔ现行佤族姓氏。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汉意为“挂在竹子上面”,因事而为姓。今或改从单姓“陈”。沧源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Yīlú【源】北魏有猗卢氏,见《魏书》(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 “复姓,北魏有猗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