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ái

翟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古时北方有翟国,为黄帝后裔所建,春秋时灭于晋,后人遂以原国名为姓,逃迁各地。二是为张姓所改。如安徽泾县之翟姓,原姓张。

翟姓发源于陕西。春秋时期,翟姓世居北地(今陕西耀县、富平一带),后灭于晋,秦时子孙分散到今山西境内和江南各地。两汉时,翟姓人已西入陕西,南入四川、江苏。魏晋南北朝时期,翟氏形成汝南郡望和南阳郡望。隋唐时,翟氏依旧兴盛于北方,尤其是河南一带的翟姓尤为兴盛。五代十国至两宋时,南方的安徽、江苏等地的翟姓已经初具规模。宋末元初,安徽、江苏、浙江一带的翟姓为避兵火,辗转于南方诸省,进入两湖、两广等地。明初,山西翟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等地。如今翟姓尤以河北、山东为多。

翟姓历史人物有翟横,战国时魏国大臣,出身权贵之家,曾为魏国相,曾举荐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于魏文侯,皆受重用,并都建有功绩。翟公,西汉时人,初为廷尉时,每日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一告示:“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翟汝文,宋代官吏、书画家。进士出身,历任秘书郎、参知政事。好古博雅,精于篆、籀,善画道释人物及山水。翟灏,清代学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金华、衢州府学教授。擅长写诗,亦长于考证,有《湖山便览》《四书考异》《艮山杂志》等。

翟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二位。


【音】 翟氏有Dí,Zhái两音(17)。且源出不同,参见翟(Zhái)姓。【源】①唐虞时封黄帝后裔于翟,春秋时世居北地,后灭于晋,秦时子孙分散,居晋地及江南(7,60,62)。此乃祁姓翟。②周成王封次子于翟(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其后以为氏(12,17,60)。此乃姬姓翟。③新安翟氏,丁零人,春秋时赤翟(即赤狄)之后,以种名为狄氏,后改为翟(70,242)。【望】南阳(17,418)。【人】翟盱,汉时衍侯,见《汉书·功臣表》(7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阜平、云南之江川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翟氏,亦作狄。音 ‘宅’,又音 ‘狄’。祁姓,黄帝之后。世居翟地。《国语》 云: 翟国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考略》 亦注: “……音宅,又别为二氏,见贾逵 《国语·注》。”

一音zhái,亦为现行姓氏。

汉有翟萌; 晋有翟汤。

猜你喜欢

  • 读音:Mò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姓谱》 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Fēi《姓氏词典》 引 《金史》收载,“金有绯翮翅。”未详其他。

  • 勒羊

    读音:Lèyánɡ【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谭(166)。

  • 崇果

    读音:Chóngguǒ【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崇果氏(259)。

  • 安国

    读音:ān guó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院,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安国氏,汉武帝使安国少季使南越。(见《英贤传》)

  • 蒲古里

    读音:Púgǔlǐ【源】金时女真人姓(71)。 【变】至清改称博和哩氏,为满洲八旗姓(23,24)。 【望】陇西(7)。

  • 读音:Hónɡ/Hornɡ,Hunɡ【综】 源出不详。内蒙古呼和浩特有此姓。

  • 瑪多萊安

    读音:Mǎduōláiān高山族姓氏。属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原意是“种绿豆”。“传说瓦古阿勒等三人到南投游玩,从汉人那里窃取绿豆种子,‘莱安’ 藏匿于生殖器里带回来播种,瓦古阿勒的后嗣遂

  • 读音:lú古庐子国,后有庐氏。(见《风俗通》)庐氏,亦作卢,庐子戢黎之后,今襄州有中庐,即其地。(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明>庐坦,解城知县。

  • 子公

    读音:zǐ gōng【源】 ①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公之后(4,7,60)。②春秋时郑国公子宋,字子公,其后以字为氏(4,7,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世本》注云: “齐顷公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