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綦毋

綦毋

读音:qí wú

【源】①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之后(60,62)。②匈奴有綦毋氏(60,62)。【变】或作綦母氏,如《晋书》之綦母达,《北史》之綦母怀文,《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宋本、淳熙本、岳本均作毋,不作母。《广韵》、《通志·氏族略》亦同(60,242)。【望】会稽(17,60,418)。【人】綦毋怀文,北齐时信州刺史(84)。綦毋潜,唐时荆南人,开元进士,官右拾遗(61,84)。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①“春秋晋大夫綦毋张之后。望出会稽。” ②“匈奴亦有綦毋氏。”且“按: 綦毋,或作綦母。如《晋书》之綦母·逵、綦母·滕; 《北史·艺术传》之綦母·怀文; 《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宋本、淳熙本、岳本均作 ‘毋’。《广韵·注》及《通志·氏族略》亦同 (按: 《郑通志·氏族略》实作 ‘母’)。今从之。”

汉代有綦毋·闓; 又有綦毋·俊,上虞人,交趾刺史; 晋有綦毋·邃。

猜你喜欢

  • 嚴佳

    读音:Yánjiā【综】 清正红旗满洲护军朱通保之妻为严佳氏(260)。

  • 哈雅喇

    读音:Hǎyǎlǎ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单姓“哈”,盖取哈雅喇氏之首音谐“哈”而得。

  • 读音:Dī【源】 ①春秋时晋卿以采邑为氏有铜鞮氏。铜鞮氏之支派又有䧑氏、蹄氏、鞮氏、鲑氏(19,21)。②一说,即古隄字,见《姓苑》(9,12,15)。【变】 一作奃(17)。【望】 河

  • 读音:zhào【源】 ①本作肁,户之始也,见《说文》。当以户为氏(60,62)。②战国时赵大夫肇贾之后,见《国策》(60,62,91)。③清时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后有改姓肇者(180)。今满族姓(18

  • 读音:yì【源】 ①见《姓苑》(15,21,60)。或为奕姓所改(60,62)。②或元时御史大夫、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之后,以亦为姓(60,62)。【布】 安徽淮南(362)、山东五莲(290)、沂

  • 沈纖

    读音:Chénxiān【音】 沈音沉(Chén)(60)。【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沈纤氏,见《潜夫论》(60)及《路史》(17,62)。【变】 一作〔沈瀸〕(15)。历史上罕见复姓。沈,或作 “沉”

  • 太陽

    读音:Tàiyáng【综】 ①见《广韵》(15,63)。②台湾土著姓(251)。【人】 太阳速,春秋时卫大夫,《左传》作戏阳速(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觿》云: “《神仙传》有太阳子

  • 莽羅

    读音:Mǎngluó《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莽罗薛吕。”未详其源。

  • 古里甲

    读音:gǔ lǐ jiǎ【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金史》(56,60,70)。【变】①《静修文集》古里氏名字序:吴景初请予制其子名,自叙其为女真人,其祖石伦为金大将,为金死,本姓古里,以女真诸姓今各就

  • 邱穆陵

    读音:Qiūmùlíng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代人。孝文改为穆氏。”一作“丘穆陵”; 又作“丘目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