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ng

【源】①春秋时郑公子京叔之后有京氏,汉时京房子孙避仇改为经氏(69)。②战国时魏经侯之后(60,62)。亦见《姓苑》(9,11,12)。③清满洲正蓝旗中有经氏(260)。④蒙古族姓。【望】范阳、平阳、荥阳(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经旷,晋太元时人(12,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上海之松江,辽宁之清原,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灌阳、荔浦,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魏有经侯 (见 《姓苑》),经氏当为其后。望出平阳。”

晋代有经旷; 明代有经·纬纶,举人; 又有经秀,南康知县; 清代有经腾凤,顺治丁酉举人。

猜你喜欢

  • 安丘

    读音:ān qiū【源】 春秋时莒子食邑,因氏,见《路史》(17)。北海密县(故城在今河南密)西南有安丘城,以邑为氏(60,62)。【变】 亦作〔安邱〕(12,17)。【人】 安丘望之,汉时京兆长陵人

  • 喇義

    读音:Lǎyì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原意为“二姑娘”,汉姓为赵。为汉人融入阿昌。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 郁鄭

    读音:Yùzhèng《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引《路史》云: “吴后有郁郑氏。”未道其详。疑此乃“郁”之误, 盖“鄭 (郑)”、“”形近似而讹。姑兼收

  • 斗于

    读音:dòu yú见《姓苑》。

  • 細農

    读音:Xì'nóng【源】唐时南蛮蒙舍酋长姓细农氏,见《姓氏寻源》(60,62)。蒙舍,唐时南蛮六诏之一,地处最南端,故亦称南诏,后兼并其余五诏,概称南诏,初居云南蒙化县,后移居大理(62)。历史上少

  • 額伙

    读音:huǒ【源】 彝族姓。属额韩家支(375)。

  • 读音:yǐ【源】 ①源自子姓。殷汤字天乙,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②襄阳乙氏出自春秋时北狄(12)。③河南乙氏由北魏时乙弗氏所改(6,7,12)。④赐姓。五代时后唐明宗赐奚王之副使格斯齐宜

  • 公巫

    读音:gōng wū【源】 春秋时鲁大夫公巫召伯之后,以官为氏(17,60)。一作公巫召伯仲(7,24,26)。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鲁大夫

  • 读音:Zāng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ī/Qi,Chi【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