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
读音:Yìng
【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汾、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明史》亦收,其注称: “明有硬彻律。”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汾、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明史》亦收,其注称: “明有硬彻律。”未详其源。
读音:wǔ xiāo见《古文琐语》。
读音:běi hǎi【源】 古有刘河者,处于北海,其后以为氏,见《风俗通》(7,12,60)。【人】 北海子高,春秋时吴国大夫(12,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
读音:jiē【源】 见《姓苑》(15,21)。【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
读音:Chìjiāng【综】 黄帝时有赤将子舆,不食五谷而食百草花,为尧时木正,亦称缴父(21,60)。
读音:Jùqiū【源】 春秋时莒大夫食采于拒丘,因以为氏(17,62)。
读音:Suō【源】 或为娑婆氏所改(62)。《姓氏词典》 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代有娑固。”未详其源。
读音:Gōngwù【源】 春秋时鲁国公冉务人之后(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鲁人公冉务人之后。” 公冉务人,鲁惠伯宰,其后有公冉氏,亦有公务氏。
读音:Jiǎn' gān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Zhǒng/Joong,Jung【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Yǒngpùléi【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