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ū

督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名为姓氏。春秋时宋戴公的孙子名督,其后代子孙中有一支就取祖名“”字为姓。二是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燕国有个地方名为督亢,居住在当地的人以地名“”为姓,形成督氏。督姓为罕见姓氏。

督姓历史人物有汉朝督琼,官至五原太守,为政期间政绩显著。

督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四十四位。


【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戴公之孙华督之后,以字为氏,见《风俗通》(1,6,12,15,17)。②春秋时晋栾盈之臣督戎之后(1,7,17)。③督亢,战国时燕之膏腴地,故城约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或以地为氏(60,62)。④东汉时巴郡蛮(一称板楯蛮)七姓有督氏(6,7,11,12,60)。【望】 巴郡(12,17,60,418)。【布】 河北三河(285)、江苏武进(314)、四川安县(322)、台湾台北(68,261)、江西吉水(433)等地均有此姓。【人】 督琼,汉时五原太守(9,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山西之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俱收载,为 “入声” 字。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子姓。宋大夫华父督之后。” 此 “以名为氏”。②又云: “ 《后汉书》 巴郡蛮酋有督氏,与罗、朴、鄂、度、夕、龚为七姓。望出巴郡。”③ 《姓氏考略》注云: “督元,地名,或以地为氏。” 今河北涿县东有督元圾,疑即古之督元。

汉代有督琼,五原太守; 三国时蜀有督隆; 明代有督仲美,归善县丞。

猜你喜欢

  • 髠民

    读音:Kūnmīn【源】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依姓之后有依氏、髠民氏(18)。

  • 读音:zhàn魏有任城栈潜。(见《广韵》)望出任城。(见《万姓统谱》)章丘有栈姓。(见《池北偶谈》)

  • 蒲城

    读音:pú chéng【源】春秋时晋大夫步扬,食采于步,因氏。步扬之子䧿居(亦称先且居)食采于蒲城(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故称蒲城䧿居,后以邑为氏,见《广韵》(60,62

  • 读音:Cuān【综】 源出不详。陕西城固有此姓(383)。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福建之浦城等地有分布。此姓乃浦城公安局祝应兴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载,未详其源。

  • 海多熱貢

    读音:Hǎiduōrègòng珞巴族姓氏。系出博嘎尔部落之海多(氏)族。分族而为热贡氏(家)。此为氏氏连排。如海多热贡·达地。达地,人名; 海多热贡,姓,由两部分构成——海多,氏族名; 热

  • 读音:Dǐ【源】 见《姓苑》(15,21,62)。【它】 然张澍考证,《史记·范睢传》云,周有砥砨,盖玉名,《姓苑》误以为姓(26)。现姑录此以备考。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 读音:Lái【源】 与来同,见《康熙字典》(62,80)。《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pī【源】 ①夏时车正(官名)奚仲,自薛封于邳,古泗州下邳郡即其地也,后因氏,见《风俗通》(1,6,9,12,17)。下邳故城在今江苏邳县。②满族姓(344)。【望】 信都(17,60,418)

  • 哲哩

    读音:Zh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变】 亦作〔哲理〕(259,260)。【人】 哲哩喀锡启,清满洲镶黄旗人。由五品官从征陕西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满

  • 拖禮勒

    读音:Tuōlǐlè【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堪泰之妻为拖礼勒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