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ǐ gēng【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令尹公子午,字子庚,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5,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羋姓。楚
读音:qiū mù líng【源】 其先世为代北部落大人,北魏迁都洛阳,随魏南迁,遂成河南人(242)。【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姓穆氏(7,21,60,70,242)。②亦作〔丘穆陵〕(60,70)、
读音:Mónàn《中国姓氏大全》据《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疑此乃 “磨離(离)”之讹,盖“難 (难)”、“離 (离)”形近似而讹传。
读音:Chìhétū【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读音:Cháo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有巢氏的后代。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巢为殷国名。巢姓发源于安徽,望族居于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彭城一带)。巢姓历史人物有巢父,传说为尧帝时高士,
读音:zǐ wǒ【源】 春秋时鲁国叔孙成之子申,字子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2,17,21,60)。【人】 子我封人(一作子我羽人),周时卫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
读音:Nìng【源】 ①系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故城在今河南修武,或今获嘉),季亹弟顷叔生跪,以邑为氏(6,7,9,12,17)。②唐时西原(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蛮豪有此姓(
读音:L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fú【音】 亦音拂(Fú)(80)、弗(Fó)(91)。【源】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亦作佛肸,佛姓宜出此,见《姓氏寻源》(60,62)。一说,佛肸为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7)。②或出佛图氏(
读音:Mùlǐqǐ【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木里乞氏(13)。疑即蔑里乞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摩哩齐〕(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