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

【源】 ①古有猗国(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南20里),后因以为氏(17,62)。②古有寒国(故城在今山东潍坊东北),初为寒浞之封邑,伯明逐寒浞,为寒国之君,猗姓。寒浞之子浇封于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亦猗姓(60)。③周时猗顿,鲁人,用盐起家,兴富于猗氏县,因以为氏(21,24)。【望】 东鲁(17,418),陈留、河南(21,24)。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续通志·氏族略》亦载。其源不一: ①《续通志·氏族略》注云: “一本作 ‘陭’,县名。猗顿,鲁人,用盐起家,兴富于猗氏县,因为氏。望出河南、陈留。” 此以地为氏,其地在今山西猗氏县南二十里。② 《姓氏考略》 引 《路史》则称: “今晋之翼,即猗氏。伯明,寒国之君,猗姓; 寒浞之子浇封于过,亦猗姓。” 则此当因氏名地。古之寒国在今山东潍坊东北。

猜你喜欢

  • 读音:Bá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高雄(68,261)、山东淄博、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

  • 读音:Shuāng双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氏。夏朝时,颛顼之后受封于双蒙城,其后代有以双姓为姓者。双姓起初主要在今甘肃天水一带。双姓历史人物有双渐,宋朝官员,曾跟从朱熹学习。博学能文,为政期间,

  • 不花

    读音:Bùhuā《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元有不花马璘、不花掌吉”。(按: 疑此为元人名,非姓也,姑收录。)

  • 尼爾吉

    读音:Níěrjí达斡尔族姓氏,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后或改单姓“莫”,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汉字 “莫” 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氏·达斡尔族》。

  • 读音:chì【音】 又音赤(Chì)(62,80,91)。【源】 见《元和姓纂》(7,15,80)。斥章,汉置县,故城在今河北曲周东南,以地为氏(60,62)。一说,出斥山。在今山东荣城南120里,见

  • 密須

    读音:Mìxū【源】 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商时封于密须(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50里),周文王灭之,以封姬姓。其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4,17)。【变】 后改为须氏,或改为密氏(12)。历史上罕见

  • 读音:Gǒu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云:“‘耉’有高寿之意,当以此为姓。”或作“耈”,亦作“耇”。明代有耉秉彝,龙南县丞; 《古微书》载有耉海来。

  • 義渠

    读音:Yìqú【源】 西戎义渠(参见义姓),狄国,为秦所灭,子孙氏焉,见《风俗通》(1,7,12,17,60)。【望】陇西(17,418)。【人】义渠安国,汉时光禄大夫(9,21)。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門尹

    读音:Ményǐn【源】 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见《庄子》。门尹氏始此(17,60)。【变】 一作〔门伊〕(15,63)。【人】 门尹般,般一作班,春秋时宋大夫(6,11,12,17)。门尹沮渠,春秋时

  • 读音:xiù【源】 见《姓苑》(15,21)。【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