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

【源】①春秋时楚大夫申犀之后(17,62)。②战国时魏将犀武、犀首之后,因氏(7,9,17,60)。 【望】河南(17,60,418)。 【人】犀希古,明时河南获鹿人,嘉靖中河南孟县主簿(15)。犀大魁,清时曾任县丞(23)。


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俱予收载。《续通志·氏族略》 注云: “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出自战国时魏将犀武之后。’《元和姓纂》 曰: ‘秦有犀首。’ 邵氏 《姓解》 曰: ‘姓书元有此氏,不敢削之。’ 皆误矣! 按: 《庄子音义》:犀首,魏官名。公孙衍尝为此官。非以犀为氏。当以犀武之后为正。” 以名为氏。

汉代有犀苦; 明代有犀希古; 清代有犀大魁,任县丞。

猜你喜欢

  • 长勺

    读音:cháng sháo周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氏七族,其一曰长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长勺氏,《左传》:殷民六族有长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 石穆魯

    读音:Shímùl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浑春(23,63,180,260)。

  • 亦乞列思

    读音:Yìqǐliès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孛秃,姓此氏。”未道其详。

  • 次第

    读音:Cìdì/Tzut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Jí吉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姞姓所改。黄帝有个后裔伯儵,受封于南燕国(今河南延津东北),赐姓姞。后世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周朝有贤臣尹吉甫,他的支庶后代以祖

  • 兀羅帶

    读音:Wùluódà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①《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罗歹氏(13)。清《续通志·氏族略》有乌鲁岱氏(24)。〔兀罗歹〕、〔乌鲁岱〕等似均为兀罗带之异译。

  • 读音:Dòng【源】 见《韵会》(15,21,63)。【布】 云南东川(38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汉族、侗族姓氏。侗族之侗姓,

  • 黎姆安加

    读音:Límǔ’ānjiā【综】 彝族姓。属黎姆里里家支,四川冕宁有此姓(375)。

  • 少叔

    读音:Shàoshū【综】 姓氏有伯、仲、叔、季等字者,系以字为氏,如太叔、仲叔、少叔等均是(26)。而仲尼弟子有少叔乘,实为步叔乘之误(7,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 傅索忒

    读音:Fùsuǒ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令春保之妻为傅索忒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