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n

【源】 ①系自姬姓。減氏之先为晋公族大夫,骊姬之难,晋废公族,因谓其人为減氏,见《姓氏急就篇》注(60,62)。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減氏(8,60)。③巫咸氏之后(15,21,60)。【变】 亦作咸(12,21)。俗作〔减〕。【望】 汝南、鲁国、东海(17,21,418)。【布】 安徽淮南(362)、江西新干(400)、北京、江苏新沂等地有此姓。【人】 減宣,汉时杨人,以佐史给事河东守(15,21)。


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干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一作 ‘咸’,或云: ‘巫咸氏之后。’ 望出汝南、鲁国。今东海有此姓。” ② 《姓氏考略》 引 《姓氏急就篇·注》 云: “減氏之先为晋公族大夫。骊姬之难,晋废公族,因谓其人为減氏。”此当系出姬姓。③其引 《路史》 注云: “楚公族有減氏。” 则此当系出羋姓。

猜你喜欢

  • 喀喇巴林

    读音:Kālǎbālín【综】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格门之妻为喀喇巴林氏(260)。

  • 阿依

    读音:A-yī【源】 彝族姓。什列、丁惹等家支均有阿依氏(375)。

  • 亥扣

    读音:Hàikòu【综】 云南金平拉祜族黄苦聪人氏族名,汉姓为李(134)。

  • 破野頭

    读音:Pòyětóu【综】 据《隋书·宇文述传》载,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其先名俟豆,归后,从其王为宇文氏(27,60)。亦作〔破也头〕(6)。一说,与费也头同(6)。历史

  • 文達

    读音:Wénd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Sō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读音:Gū【源】 浙江吴兴(即今湖州)的别称为菰,战国时楚春申君在吴兴南25里处置菰城,或后人以地为氏。【布】 台湾台南有此姓(64,68,261)。

  • 沈猶

    读音:Chényóu【音】 沈音沉(Chén)(7,9,60)。【源】 春秋时鲁国有沈犹氏(6,7)。汉景帝时封楚元王子岁为沈犹侯,故沈犹系地名,当以地为氏(26,60,62)。【变】 一作〔沉犹〕(

  • 读音:Xūn【源】 见《姓源》(15,21,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雁北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 樂王

    读音:Yuèwáng【源】 春秋时晋大夫乐王鲋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60,62)。 【人】 乐王茂,汉时郎中(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春秋)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