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
【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南阳(17,418)。【人】 洼丹,汉时南阳淯阳人,累官大鸿胪(12,15)。洼炫,唐时洪州幕府(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音 ‘珪’。望出南阳。后汉大鸿胪洼丹。” 《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一音wā,亦为姓。
【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南阳(17,418)。【人】 洼丹,汉时南阳淯阳人,累官大鸿胪(12,15)。洼炫,唐时洪州幕府(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音 ‘珪’。望出南阳。后汉大鸿胪洼丹。” 《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一音wā,亦为姓。
读音:Tái【源】少昊金天氏裔孙曰台骀,其后氏焉,见《风俗通》(1,11,12,60)。【望】平卢(17,60,418)。【布】台湾(64,68,261)、安徽霍邱等地均有此姓。【人】台崇,东汉建安时
读音:Yīkū【源】 彝族姓(375)。
读音:Tuòbá历史上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元氏。《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拔’亦作 ‘跋’ 。《南齐书》 :匈奴女名托拔,妻李陵。胡俗以母为姓。故为李陵之后,
读音:Hèchǔtè【综】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诺木奇之妻为赫楚特氏(260)。
读音:cāng shū颛帝后有苍舒氏。(见《路史》)
读音:Wānggǔ【源】 金时族名,亦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等(397)。一说,亦作黄掴(71)。部人散居于阴山以北,辽、金时称白达达。当以部为氏。【变】 元时汪古部人有改姓马、赵、汪等氏者
读音:Húěrkā《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氏。清顺治时镶蓝旗满州副都统锡纳海,姓此氏。”未详其他。
读音:huàng【源】 东汉末,韦晃与耿纪、吉平谋诛曹操,不果被杀,其后以名为氏(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
读音:Sīkǒnɡ【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马赛大寨(160)。
读音:Qíguān亓官姓出自春秋笄官之后,是以官名为氏。笄官,亦称丌官、亓官,是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职。其后裔遂以职官名为姓氏。亓官姓如今在山东、安徽、河南、陕西、辽宁、吉林、台湾等地有少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