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ù

【源】 ①犬戎姓(60,62)。犬戎为春秋时夷国,亦名畎夷,又名昆夷,故地在今陕西凤翔北(62,87)。②河南树氏系北魏树洛干氏所改(9,11,12,17)。③清河树氏,出自江东,见《姓苑》(6,7)。④鲜卑人树机能之后(17)。【望】江东,河南(7,17,418)。【布】山东新泰(359)、长清(317)、上海嘉定(351)、湖南湘潭(373)、台湾新竹、高雄、台北(64,68,261)、江苏武进(314)、建湖、浙江余姚(389)、嘉兴等地均有此姓。【人】树敦,周穆王时犬戎国人,见《国语》(60,62)。树国桢,明时江阴人,工诗,善楷书(21,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广东之吴川,上海之松江,江西之宜丰,河北之辛集,山东之东平,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均有。汉族、傣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据《国语》注云:“犬戎姓。周穆王时有犬戎树敦。”郑樵注引《姓苑》云:“今河东有树氏。望出河南及河东。”②郑樵又注:“《河南官氏志》:树洛于氏改为树氏。”树洛于,后魏姓氏,当出自鲜卑族。《姓氏考略》作“树洛干”。

隋代有树提家;宋代有树滋;元代有树穀(谷),天历进士;明代有树德宏、树国桢。

猜你喜欢

  • 骨利干

    读音:gǔ lì gàn敕勒别部骨利干,其地昼长夜短,以部为氏。(见《唐书·回鹘传》)

  • 读音:Dà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359)、湖北黄梅(361)、江西萍乡(371)、四川汉源、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忻州、安徽

  • 額爾格齊

    读音:’ěrɡéj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广宁正安堡(23,63)。

  • 土別燕

    读音:Tǔbiéyàn【源】 蒙古人姓,见《元史》(57)。土别燕系元时克烈部之一支,以部为氏。【变】 亦译〔土别干〕、〔土伯夷〕、〔秃伯〕或拓跋等(397)。《续通志·氏族略》作〔图卜布延〕(24)

  • 舒威

    读音:Shūwēi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西)夏武功大夫舒威英。”未详其他。

  • 羽父

    读音:Yǔfǔ【源】 春秋时鲁大夫羽父翚之后,见《姓源》(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据《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源韵谱》注云: “春秋时鲁国大夫羽父翚之

  • 读音:Hǎ哈姓为少数民族姓氏,蒙古族和回族中多有此姓,来源无考。哈姓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河南等省和西北等地。哈姓历史人物有元代延祜年间郡监哈珊,为政期间勤政为民。他曾率众开辟河道,既方

  • 呷哈

    读音:Xiāhā【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 读音:Huǎn【源】北魏时改和稽氏(亦作缓稽、如稽)为缓氏(7,11,12,15,17)。 【望】代郡(17,418)。 【布】明时湖北保康有此姓(24,62),今北京有此姓。 【人】缓邵,三国时人,

  • 读音:xìn【音】 又音申(Shēn)(17)。【源】 ①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有信氏,见《风俗通》(1,7,12,15) 。②或申氏讹为信氏(60)。【望】 魏郡(17,60,418)。【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