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
【源】春秋时晋、曹、杞等国皆有桓侯氏,见《姓氏英贤传》及张澍《姓氏五书注》(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张澍之语云: “晋、曹、杞皆有桓侯氏。盖桓叔初封桓,后封韩。”桓叔,晋曲沃武公之先,晋穆公子。此当以国爵为氏,系出姬姓。
【源】春秋时晋、曹、杞等国皆有桓侯氏,见《姓氏英贤传》及张澍《姓氏五书注》(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张澍之语云: “晋、曹、杞皆有桓侯氏。盖桓叔初封桓,后封韩。”桓叔,晋曲沃武公之先,晋穆公子。此当以国爵为氏,系出姬姓。
读音:Ālākèqítè【综】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拉克奇特(61,259)。又,清镶白旗蒙古马甲萧色之妻为阿拉格楚特氏,正蓝旗蒙古亲军敦住之妻为阿喇克奇特氏(260)。〔阿拉格楚特〕、〔阿喇
读音:Yòu【源】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见《山海大荒南经》(25,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
读音:Mìzàng【源】 西夏人姓。或即没藏氏(240)。
读音:Qī【综】 源出不详。江西丰城(357)、台湾苗粟、屏东、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iáo【源】《周礼》调人之职,掌司万民之难而和合之,其世官者氏焉,见《姓苑》(7,9,11,12,17)。 【望】河西(418)。 【布】河南临颍(339)、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
读音:Hǎěrjí'nǔ【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尔喀(23,63)。【变】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哈尔吉帑氏(259),〔哈尔吉帑〕似即哈尔吉努之异译。【人】 哈尔吉努乌逊岱,清正黄旗人,世居喀尔喀,从
读音:Ē'èrlà《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万户博尔术,姓此氏。”或音ā'érlà
读音:yīng xián颛帝后有英贤氏。(见《路史》)
读音:A-'ěrlātè【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读音:Yāoshùmù《姓氏词典》引《新元史》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蒙古族姓。元代有要束木·札鲁鲁忽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