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péng

【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隰朋之后,见《姓考》(17,60,62)。 ②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七十之妻为朋氏(260)。此系清满洲人姓。【布】 浙江义乌(277)、安徽淮南(362)、河北隆化(344)、四川武胜(321)、山东新泰(359)、河南淮阴(299)、江苏启东(311)、台湾台北、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朋水,宋时永嘉人,淳祐间任安远知县(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获鹿、辛集,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姓考》注云: “齐大夫隰朋之后。”隰朋,桓公时人,助管仲相桓公,为公族大夫。故此以名为氏,系出姜姓。

宋代有朋水,安远知县; 又有朋山,德化知县。

猜你喜欢

  • 默勒吉

    读音:Mòlèjí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灭里吉”。

  • 是连

    读音:shì lián代北是连氏,随魏南徙,太和中改为连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Sòng【音】 又音容(Róng)(60)。【源】 见《姓苑》(9,11)。《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颂与容同。谓善为礼容也。其子孙以为氏(15,60)。【望】 河西(17,418)。【布

  • 目夷

    读音:mù yí【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子目夷,字子鱼,为左师,听宋国之政,子孙别为目夷氏(7,9,11,60)。一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中有目夷氏,见《史记·殷本纪》(60,62)。殷

  • 劉王

    读音:Liúwáng【综】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广东有此姓。”则此复姓乃现行姓氏。未详其源。

  • 何居

    读音:Héjū《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何居录越。”未详其源。

  • 伊伯格勒岱

    读音:Yībógé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版)作“颜不草歹”(按:草,疑为“革”之误)。

  • 杜寧肯

    读音:Dù'níng kěn【综】 鄂伦春族姓。杜宁肯为氏族名,世居黑龙江逊克、嘉阴等地,汉姓为杜(190)。鄂伦春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为姓。世居逊克、嘉阴一带地方。后或改单姓 “杜”,盖取

  • 读音:Lóng/Lung【综】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

  • 读音:Má麻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麻婴之后。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麻婴,其后代子孙以他名字中的麻字命姓,称麻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周代时,楚国有熊姓大夫食采于麻(今湖北省麻城),其后代子孙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