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ā

【源】 ①见《中华姓府》(63)。②回族姓(176)。【布】青海循化、乐都、新疆和阗(62)、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拉昌阿,清时人,著有《绛县志》(23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昌黎、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等均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其源不一: ①回族之 “”姓,出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à音,其后或谐以汉字 “”以为姓,亦写作剌、喇。②保安族之 “” 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其后取其首音谐汉字“” 以为姓,或谐“”,亦姓。①、②皆见 《中国人的姓名》。

元代有拉施忒。

猜你喜欢

  • 尸羅

    读音:Shīluó《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尸罗逸多。”未详其他。

  • 读音:xíng【音】 亦念行走之行(Xíng)(91)。又音衡(Héng)(15)。又音太行山之行(Háng)(16)。【源】 周时大行人(官名,《周礼》中有大行人,属秋宫,主掌朝觐聘问之事)之后,子

  • 伯要兀

    读音:Bóyàowù【综】 元宪宗妃失力吉,伯要兀氏(399)。伯要兀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

  • 舒果努昂

    读音:Shūguǒnǔ'áng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有此姓。本祖辈名字,后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

  • 亦乞列歹

    读音:Yìqǐliè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奇尔岱”。

  • 徒河

    读音:Túhé《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来源: ①历史上的辽西鲜卑族姓氏。古有徒河城 (在今辽宁锦州市),以地名为姓。②五代时后周赐柱国太尉李弼姓徒河氏。亦作徒何。”

  • 读音:tài【源】 ①周文王四友之一太颠之后,见《元和姓纂》(6,12,60)。一说,文王四友为闳夭、太公望、南宫适及散宜生,太颠亦作泰颠,似非四友之一,仅为周文王之贤臣(62)。②高车薛干部有太姓(

  • 读音:Mǎn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字为姓氏,出自妫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舜的妫姓后裔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后人有的以祖字为姓氏,姓满。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回族有姓满苏

  • 別速

    读音:Biésù【源】 别速,蒙古族名,亦作〔别速惕〕(397)。系成吉思汗六世伯升豁儿多申之弟察刺孩领忽之子别速台之后,见《元朝秘史》(397)。【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伯苏岱〕(24)。

  • 阿剌渾

    读音:E-láhún【综】 元时人姓。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木八剌,阿剌浑氏,居冀宁,元皇庆元年任奉化州达鲁花赤,见《延祐四明志》(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