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
【源】 ①以谥为氏(60,62)。②或以地名为氏(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忠谭,汉时人(15,21)。忠嶽,明时北流人,嘉靖中任海丰丞(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并注称: “以谥为氏,或以地名为氏。”
汉代有忠谭; 明代有忠尚简,邢部郎中。
【源】 ①以谥为氏(60,62)。②或以地名为氏(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忠谭,汉时人(15,21)。忠嶽,明时北流人,嘉靖中任海丰丞(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并注称: “以谥为氏,或以地名为氏。”
汉代有忠谭; 明代有忠尚简,邢部郎中。
读音:Lú【源】 鑪本作鑢,见《释文》(11,60)。春秋时楚国有此姓,见《姓氏急就篇》(11,17,21)。【布】 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鑪金,春秋时楚大夫,见《左传》(1
读音:Shǐmǎ【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iá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ēnshì《姓氏词典》 引 《魏书》收载,其注云: “北魏姓。北魏有温世夫毕。”
读音:Guō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苏完、盖州、瓜图里、哈什、辉发等地(23,63,180,260)。清驻防索伦正黄旗中有此姓(260)。【变】 后改为郭氏(180)。【人】 郭佳穆彰阿
读音:Guàn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大陆北方有此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 作
读音:bó【源】 亳,商汤时都城(亦称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支庶以为氏(17)。亳,古都邑名,其地有三,南亳、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西亳(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
读音:Sàmǎjī’ěr【综】 鄂温克族姓。索伦鄂温克有12部落,其中拉哈千、纳敏千等部落中均有萨玛基尔姓,汉姓为萨(192)。
读音:Zhásàlā【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阿立拉虎之妻为扎萨拉氏(260)。
读音:Hǔ【综】 音虎,黄帝之后有婋氏(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虎’。姓书云: ‘黄帝后有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