徫
【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Yuàn/Yuann, Ywan【源】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中日姓氏汇编》(401)。【布】 河南潢川有此姓。【人】 愿正国,1941年曾任前兽医学校司书(62)。
读音:Hǎsūtè【源】 哈苏特,元时蒙古部落名,以部为氏,见《元史·国语解》(24)。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部族名,以部为氏,延续至清,为清代蒙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wǔ qiáng【源】 汉二十八将之一王梁封武强侯,其后以封地为氏,见《风俗通》(1,11,17,60)。武强,汉邑,故城在今河北武强东北,隋、唐、金、元志皆作武彊。故亦作武彊氏(6,9,60)
读音:chì nú【源】 叱奴为代北部落。拓拔兴于代北,兼并他部,以本部为内姓,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北方有叱奴氏(60,62)。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242),原居囊曲河附近,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被
读音:Pújū《姓氏词典》 引 《姓氏急就篇》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列子》有蒲苴子。”未详其他。
读音:Wúbà/Wupa【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zhōng liáng【源】 古隐者中梁子之后,见《姓氏英贤传》(7,9,12,17,60)。一说,“中”、“仲”通用,故必为仲梁氏之后(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读音:Jièluò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bài【源】 ①见《姓苑》(21,24)。 ②锡伯族巴雅尔氏,汉姓为拜(201)。 ③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拜瑚,宋时渭南人,举茂才,历官奉训大夫(21,
读音:Hébǔtūhésī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援引 《蒙古秘史》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