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弘吉剌

弘吉剌

读音:Hóngjílá

【源】 ①蒙古人姓。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在辽时译称〔王纪剌〕,至金时译称〔光吉剌〕或〔广吉剌〕,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当以部为氏。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元时迁到漠南地区,后散处山东济宁路、青海西宁州、陕西岐山以西、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城)等路。②剌真八都(亦作淋沁巴丹),以材武雄诸部,生有五子,兀鲁兀台、忙兀、扎剌儿、弘吉剌(一作鸿吉理)、亦乞列思。元太祖因其创业大功,命其子孙各以其名为氏,号五投下(24,57)。【变】 ①《蒙古秘史》作〔弘吉剌惕〕(384)、②亦作〔弘吉烈〕、〔晃吉剌〕、〔雍吉利〕、〔雍吉烈〕、〔甕吉剌〕、〔甕吉里〕、〔甕吉剌〕、〔宏吉剌〕、〔翁吉剌〕等异译名(13,57,71,80)。清时又译作〔鸿吉哩〕、〔昂吉剌〕(24)、〔永吉烈思〕(13)、〔云吉喇实〕(24)、〔广佳喇〕(23)、〔光嘉喇〕(24)。③汉姓为洪(384)。【望】 金源(71)。【布】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益和诺尔、宝日勿苏、胡日哈、西拉沐沦苏木均有此姓(384)。【人】 步鲁合答,弘吉剌氏,元时名将,任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61)。孛兰奚,雍吉烈氏,元时应昌人,袭父官为齐王司马,世祖时授信州路达鲁花赤(61)。


《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步鲁合答,姓此氏。”或云: 本部落名,以之为姓,后改单姓“”,盖取其首音谐“”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猜你喜欢

  • 读音:Dǒng【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河北安平、辽宁铁岭、山东济阳、威海、湖北均县、广西柳江、贵州正安、云南景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

  • 似先

    读音:sì xiān【源】 高丽扶馀种之姓(7,12,60)。高丽扶馀国,故城在今黑龙江双城以南,辽宁昌图以北区域,非今朝鲜,唐时薛仁贵从李勣征高丽所拔之国即此扶馀。【变】 后改为似氏(7,60)。【

  • 读音:Là【源】 ①涝河在陕西户县西南,出终南山涝屽谷上,有沙滩30里。相传,宋、元间腊姓居此,见《拍案惊异记》(63)。②白(138)、傈僳(149)、纳西(224)、东乡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安

  • 扎嚕察

    读音:Zhālǔ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杜贤(23,63,180)。【变】 ①一作〔扎鲁察〕(63,180)。②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查鲁察氏(259),〔查鲁察〕似即扎噜察之异译。【人】 扎噜察索

  • 右宰

    读音:yòu zǎi【源】 春秋时卫国之官有右宰,其世官者氏焉(7,60)。【变】 后改为右氏(60,62)。【人】 右宰丑,春秋时卫大夫,涖杀州吁于濮(7,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读音:Yì【源】 见《正字通》(76,80)。【望】 东鲁(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正字通》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亦收,其注云: 以驿站为姓氏。

  • 麻灣

    读音:Máwān现行藏族姓氏。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本为地名,以地为姓。此姓系道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破六漠

    读音:Pòuliùhàn《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 “即破六韩氏。北魏有破六汉·拔陵。” 未详其他。《姓氏词典》音pòliùhón,不确。

  • 读音:É【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明时山东东阿有此姓(247),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布尔津,福建之

  • 德力根

    读音:Délìgēn【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阿尔丹哈拉,汉姓有阿、安、德、金等(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阿尔丹“哈拉”。后改为单姓“德”,盖取“德力根”之首音谐“德”而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