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ú

【源】 ①系自偃姓。古庐子国之后,见《风俗通》(1,17,60,62)。古庐子国,又称巢伯国,即春秋时舒国及群舒诸国,故城在今安徽合肥。②庐,楚邑,戢犁为庐大夫,其后以邑为氏(17,62)。襄州有中庐(一作中卢,故城在今湖北襄阳西南),即其地(12,76)。③哈尼族姓(137)。【变】 一作卢(12)。【望】 顿邱(17,418)。【布】 四川成都(91)、山西绛县(324)、浙江江山(325)、上虞(279)、江西广丰(328)、台湾台北(64)、湖南华容、广东梅县等地均有此姓。【它】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庐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芦田,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改为庐姓(65)。【人】 庐俗,汉时鄢陵男(21)。一作匡俗(61)。庐坦,明时解城知县(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四川之成都、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亦作‘卢’,音通。庐子戢黎之后。此南蛮也。今襄州有中庐,即其地。”此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风俗通》云: “ ‘古庐子国后有庐氏。’ 以地为氏。望出顿丘。”庐子国,《姓氏词典》 以为 “在今安徽庐江”;《中国姓氏大全》 以为或指“庐戎国”,其地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明代有庐坦,南城知县 (按: 此从 《续通志》“南城”,或引作“解城”)。

猜你喜欢

  • 達呼爾倭哷

    读音:Dáhūěrwōliè【综】 清满洲人姓,或为倭哷氏之分支。达呼尔倭哷博奇,清满洲镶红旗人,咸丰间随军江南扬州征太平天国军,积功官至副都统(61)。《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

  • 鲑阳

    读音:kuì yáng后汉有少府鲑阳鸿,治孟氏易。(见《通志·氏族略》)

  • 切尼

    读音:Qiē’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山垭口”。本地名,以地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額伙

    读音:huǒ【源】 彝族姓。属额韩家支(375)。

  • 皋落

    读音:gāo luò【源】 系自隗姓。炎帝参卢之后(60,62)。赤狄别种居东山者,国号皋落,以国为氏(7,9,21)。春秋时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即是此姓,见《左传》(17)。皋落故城在今山西

  • 右尹

    读音:yòu yǐn【源】 春秋时楚公子辛为右尹,子孙以官为氏(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公子辛为右尹,子孙氏焉。”尹,春秋时楚国最高行政

  • 阿略申娜

    读音:Ālüèshēnnà现行俄罗斯族姓,由俄国迁居中国,久之,成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其姓名构成顺序是:名+父名+姓。如纳塔丽娅·福约多罗夫娜·阿略申娜。

  • 穿

    读音:chuān【源】 春秋时楚公族有穿氏,见《路史》(17,62)。系穿封氏所改(62,63)。亦见《姓苑》(15,24)。【布】 大陆有此姓(9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

  • 阿勒巴齊

    读音:Ālèbāqí【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世居扎满和罗(23,63,180,260)。【变】 ①亦称〔阿尔巴齐〕(180,260)。 ②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塔莽阿之妻为额勒木齐氏(260)。〔

  • 读音:Dǒu【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91)。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亦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