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ú

【源】①晋魏錡食采于吕,号吕錡,又食采于厨,故称厨武子,后人以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②厨,春秋时宋邑,因氏,见《姓源》(17)。 【望】河东(17,418)。 【变】亦作〔厨〕(418)。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春秋)晋魏锜食采于吕,又食采于厨,故吕锜称廚武子,后人以为氏。见《姓氏寻源》。望出河东。”魏乃周文王第十五子毕万之后,故此当系出姬姓。以邑为氏。

厨,“” 的异体字,今作“”。

猜你喜欢

  • 读音:Yāng【源】 见《姓苑》(444)。【布】 浙江余姚(389)、江西萍乡(37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长治、晋城,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吉安,浙江之余姚,云南之泸水

  • 读音:Mià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亦作〔靣〕(73)。山东成武有此姓(34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运城及晋中地区有分布。回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

  • 蘇尼特

    读音:Sū’nítè【源】 ①元时蒙古贵族姓(24)。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鄂隆(23,63,26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呢特氏(256),〔苏呢特〕似即苏尼特之异译。【人】 清镶黄旗

  • 秃伯歹

    读音:Tūbó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伯歹氏(130)。【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卜岱〕(24)。元代 “色目人” 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 读音:yóng姓也。(见《元和姓纂》)

  • 读音:Qiū【源】 古文丘字(62)。或系丘姓避孔圣讳而改用古文丘字(63)。《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丠,同 “丘”。《广韵》: “丘,《说文》作丠。”疑亦用

  • 鵊治

    读音:Jiázhì【源】见《路史》(60,62)。【变】一作〔鵊冶〕(62)。【人】鵊治子,汉时人,见《汉书·艺文志》(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 《路史》收载,未详其他。(按

  • 畱昆

    读音:Liúkūn《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穆天子传》有‘畱昆氏归玉’,《竹书纪年》 云: ‘畱昆,国名。’是以国为氏。”“畱”或作“留”。

  • 读音:chè【源】 见《姓苑》(17)。【望】 陇西(17,418)。【变】 作〔〕(17),误(80)。《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云: “㿭, 姓

  • 读音:Xī/Shi,Syi【综】 源出不详。台湾云林有此姓(6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