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ì

【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庇氏,见《路史》(17,62)。【布】 大陆仍有此姓。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据《路史》亦收,其注云: “源于芈姓。系春秋时楚公族后代。”未详其他。

猜你喜欢

  • 读音:bá【源】 ①拔,春秋时地名(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以地为氏(62)。②匈奴姓。晋武帝咸宁五年,匈奴都督拔奕虚帅部落归化,见《晋书》(242)。③唐时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其先出自魏献文帝第三兄,初

  • 妸荷

    读音:Ēhé【综】 《庄子》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17,20,62)。亦作〔婀荷〕(20,63)。〔娿荷〕(86)。极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

  • 读音:zhōu【音】 又音稠(Chōu),见《字汇》(91)。【源】见《姓苑》(60,62)。【望】汲郡(17,418)。【人】婤姶,春秋时卫襄公嬖人,生子名元(17,60)。罕见姓氏。《字汇》 收载

  • 釀剜

    读音:Niànɡwān【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三朝北盟会编三》(71)。

  • 玉耳別里伯牙吾台

    读音:Yù,ěrbiélǐbóyáwútái【源】 元时人姓。伯牙吾台即巴约特,玉耳别里系山名,合族名、山名为姓(24,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埒巴尔巴约特台〕(24)。【人】 和尚

  • 阿交

    读音:Ājiāo【综】 非汉族人。《北史》有阿交罗(17,62)。《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其注云: “南北朝时有阿交罗。”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 敖諾思

    读音:onuòsī【综】 清驻防达虎里镶黄旗中有敖诺思氏,世居打牲、诺思必拉等地(259,260)。

  • 读音:qí【源】 见《姓苑》(12,60)。綦连氏改为綦氏(11,12,62)。【望】北海、河南(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綦儁,东汉时义兴人,将军(21)。綦崇礼,宋时北海人

  • 读音:Chǎng【综】 或系畅姓所改(91)。北京大兴(62)、河北隆化(344)、围场、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中国姓氏大

  • 读音:Jù【源】 见《康熙字典》(62,63,80)。【布】台湾台中(68,261)、天津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 阳泉、晋城、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