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巴岳特

巴岳特

读音:Bāyuètè

【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巴岳特系地名,以地为氏(23)。凡十一派,出阿霸垓、西拉木楞、巴岳特、克尔伦、喀尔喀、察哈尔、辉发、兀鲁特、喀喇穆伦、鄂尔绰克鄂漠、中卫等地(23,63,260)。 ②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巴岳特氏(Bayot)(259)。【变】 ①亦作〔把岳忒〕(260)、〔巴禹特〕(254、259)、〔巴羽特〕(61,72)。 ②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巴於特氏,蒙古正白旗中有巴依特氏(259),镶黄旗蒙古领催阿都赖之妻为巴宇特氏,镶蓝旗满洲委前锋禄昌之妻为巴裕特氏,正白旗满洲游击萨炳阿之继妻为巴玉特氏,镶黄旗满洲马甲僧额之妻为巴玉忒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代通之妻为巴于特氏(260),道光中陕甘总督、正黄旗人巴岳忒瑚松额(61),〔巴於特〕、〔巴依特〕、〔巴宇特〕、〔巴裕特〕、〔巴玉特〕、〔巴玉忒〕、〔巴于特〕、〔巴岳忒〕等似均系巴岳特之异译。【人】 巴岳特永国,清蒙古正黄旗人,世居阿霸垓(一作阿巴噶),曾任礼部侍郎。巴羽特明春(一作巴禹特明春),清蒙古正红旗人,同治中攻捻军有功,累官哈密办事大臣(61,72,254)。把岳忒哈当阿,清蒙古正黄旗人,乾隆中历官固原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兼台湾总兵(61)。


清代蒙古族姓。散处巴岳特、阿巴噶等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本为地名,以地为名为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又,清代满族有巴岳忒氏,不知与蒙古族之巴岳特氏有无源流关系。

猜你喜欢

  • 读音:niē【源】 ①见《姓苑》(60)。涅氏县,在上党郡(汉置,故治在今山西武乡西55里故城村),当以地为氏(60,62)。一说,古有涅阳县,因位于涅水(在今河南镇平西北,亦称赵河)北岸而得名,居者

  • 康錫哩

    读音:Kāngxīl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伊巴丹(23,63,180,260)。【变】 亦作〔康锡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伊巴丹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Chǎ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山西之太原、运城,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

  • 子高

    读音:zǐ gāo【源】 春秋时卫大夫子高鲂之后(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卫大夫子高之后。”《姓氏考略》则称: “卫大夫子高鲂之后。”此

  • 读音:Qí《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 (据《五方元音》)。 ‘, 沛郡有县,或作蕲。’ ( 《集韵》),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南。”&#

  • 卓樂特

    读音:Zhuōlètè【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明泰之妻为卓乐特氏(260)。

  • 哈來

    读音:Hàlái【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县(435)。

  • 读音:chǔ汉有北海太守处兴,盖处子之后。(见《风俗通》)伯益之后有处氏。(见《路史》)处,望出颍川、沛国。(见《尚友录》)

  • 路浴

    读音:Lùyù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路俗”云: “大廉子鸟俗氏之分。见 《路史》。‘俗’,史作 ‘浴’; 或作 ‘洛’。” 俗、浴、洛,形近而讹,后或用以分族,故有路俗氏

  • 日升

    读音:Rìshēng【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