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珠琿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亦作〔尼竺浑〕(260)。【人】 尼珠浑甘笃,正黄旗人,累官兵部侍郎兼副都统,授二等男(23)。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亦作〔尼竺浑〕(260)。【人】 尼珠浑甘笃,正黄旗人,累官兵部侍郎兼副都统,授二等男(23)。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Cóng【音】 从氏有Cóng、Cōng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从(Cōng)姓。【源】 汉将军从公之后(21,60)。【望】 东莞(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读音:Sòngláng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ù【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
读音:Xīn【源】 见《姓觿》(17)。【望】 南昌(17,418)。【布】 四川成都(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山西之运城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
读音:dān【源】①相传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耽为第九子之国(9),当以国为氏。②老子之后有耽氏,见《路史》(60,62)。老子,即老聃,周时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聃亦作耼、耽。亦见《姓苑》(17)。
读音:Míjū《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 “后秦有将军弥且婆触、弥且亭立。”未详其源。(按: 据其人例姓名,弥且,乃 “弥姐” 之省,故其音似应mízǐ;或为míji
读音:ótún【源】 金时女真人部落,以部为姓。其部为乌古论部临近(426)。【变】 ①亦作奥敦、〔奥纯〕、〔奥燉〕(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鄂屯(24)。 ②汉姓为曹(13,71
读音:Róng戎姓源于子姓。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其后世子孙改“子”为“戎”,以戎为姓。戎姓早期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活动。戎姓历史人物有戎昱,唐诗人
读音:jī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山西之临汾、运城,新疆之布尔津,云南之大理等地有分布。乃汉族、白族姓氏。《中文大字典》亦收载。其注引 《奇姓通》云: “鸡鸣时,字子信,迁安人,正统中陕西
读音:Chìzhǎn【综】 ①金时女真人姓(17,60,71)。后改为张氏,见《北风扬沙录》(71)及《金史·赤盏晖传》(56,71)。②赤盏即颜盏,见周春《辽金元姓谱》(33)。③石盏、赤盏、食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