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í

【源】 ①见《姓苑》(15,21,24)。一说,当以尼山(在山东曲阜东南20里)为氏(60,62)。②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清满洲八旗姓尼佳氏,后改为尼氏(180)。③蒙古族姓(255)。【布】 浙江上虞(279)、余姚(389)、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山东长清(317)、新泰(359)、河南临颖(339)、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台北(64,68,261)、辽宁(92)、北京、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人】 尼仇刀,金时女真宁塞将军,见《高丽史》(71)。尼养德,明时山东益都人,洪武初由儒士举河南洛阳教谕(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浙江之椒江,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初见於 《姓苑》。《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 “以尼山为氏。” 尼山,或称尼丘山,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②又注: “夷人亦有尼姓。”③ 《姓氏词典》 注云: “河南上蔡有尼庄,多此姓。”此当以姓名庄,因地为氏。④清代满族姓尼佳改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

隋代有尼洛周; 明代有尼养德,洛阳教谕; 又有尼江,正德举人。

猜你喜欢

  • 鄋滿

    读音:Sōumǎn【源】 春秋时鄋满(一作鄋瞒)国,为漆姓,本防风氏之后,见《姓考》(17,63)。鄋满,为长狄一支,故城在今山东中部济南北,或在山东高苑,春秋时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

  • 读音:duǒ【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非汉族姓,俗作〔朶〕(63)。或系元人朵儿赤、朵耳麻,朵颜之后(60,62)。【布】 甘肃临夏(62)、民乐(378)、山西汾阳(278)、江西

  • 昭沙

    读音:zhāo shā汉初有昭沙掉尾。(见《希姓录》)一作昭沙。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一作‘昭涉’。《史记·功臣表》平州侯昭沙掉尾。”未详其源。

  • 職德

    读音:Zhídé【源】金时女真部落,其部在苏滨水,以部为氏(426)。

  • 蒲鮮

    读音:Púxiān【源】金时女真人姓(62,63,71)。蒲鲜,官名,为群牧司之一种,以官为氏(397)。 【变】至清改称布希氏(24)。 【望】广平(62,71)。 【人】蒲鲜万奴,金时女真人,累官

  • 读音:wèi夏王赫连定之弟谓以代之后。(见《姓氏寻源》)见《姓苑》。唐以前无谓,宋太平兴国登科有谓准。(见《万姓统谱》)

  • 撒瑪吉爾

    读音:Sǎmǎjíěr赫哲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氏·赫哲族》,未详其他。

  • 烏嚕呼吐

    读音:Wūlūhūtè【综】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塞色之妻为乌噜呼吐氏(260)。

  • 读音:Bèi【综】源出不祥。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脩魚

    读音:Xiūy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史记》注云: “秦赢有脩鱼氏。” 《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即修鱼氏。”详见 “修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