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
【源】 古帝太昊时诸侯尊卢氏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望】 宛邱(17,418)。【布】 北京、沈阳(91)、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尊德,明时山西繁峙人,弘治中任安徽太湖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山西之榆次、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古尊卢氏之后也。”“尊卢”,太昊时诸侯。此以名为姓。
明代有尊德,太湖县丞。
【源】 古帝太昊时诸侯尊卢氏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望】 宛邱(17,418)。【布】 北京、沈阳(91)、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尊德,明时山西繁峙人,弘治中任安徽太湖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山西之榆次、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古尊卢氏之后也。”“尊卢”,太昊时诸侯。此以名为姓。
明代有尊德,太湖县丞。
读音:yǒng【源】 ①永,春秋时楚大夫采邑(即永州,故城在今湖南零陵),因氏(17,60)。亦见《姓苑》(6,9,12,15)。②清时甘肃洮州厅洮州卫著逊族番永鲁劄剌肖,姓永(72)。③清满洲人有此
读音:chù róng【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44,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rú luó如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读音:Mí【源】①古弥国在益郡(在今四川境),因氏,见《国名纪》(17)。②春秋时鲁大夫季子之后(17)。③系自姬姓。卫公孙弥牟之孙子瑕,以王父字为氏(6,11,12,17,60)。④北魏时鲜卑族有弥
读音:jiān间姓即蕳姓,蕳,兰草也。(见《姓苑》)
读音:chē kūn献帝以疏属车焜氏,改为车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Jíxué【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松桃,汉姓有欧、贺二氏(116)。
读音:Yuán【源】 系自袁姓(17)。亦见《元和姓纂》(6,12,19)。【望】汝南(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音 ‘袁’,出何氏
读音:Hèkāng【综】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Kāngsàsǎng【源】 藏族姓。青海果洛地区四大房名之一(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