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íng

【源】 ①系自嬴姓。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15,21,60)。②宁、甯本一姓,春秋时卫大夫甯俞之后(10,21,60)。③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后均有改为宁氏者(180,181)。今满族姓(344)。④蒙古族姓(344)。【望】济南(62,418)。【布】今大陆宁、甯二姓因均简化为宁,已无法区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6省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63%。【人】宁赵,六国时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邱北,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布依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归 “平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引 《姓氏急就篇·注:》云:“寧(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此以谥为氏,系出嬴姓。②又注:“一曰寧、甯本一姓,卫大夫甯俞之后。”③为清代满族姓氏宁佳氏、宁古塔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或音nìng,亦现行姓氏。

春秋时齐有宁戚;卫有宁嬴;又,楚有宁国,赵有宁越;汉代有宁昌;宋代有宁时凤;明代有宁全,汤阳训导。

猜你喜欢

  • 阿禮哈

    读音:Ālǐ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和通吉郭思屯、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何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那哈纳之妻为阿礼哈氏(260)。

  • 條狼

    读音:Tiáoláng《姓氏词典》收载。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未道其详。

  • 读音:qiān牵,卫地,以地为氏。(见《路史》)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清猛。(见《后汉书·皇甫规传》)▲<三国魏>牵招,观津人,雁门太守。

  • 阿火里力歹

    读音:Āhuǒlǐlìdǎi【综】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阿火里力歹氏(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阿古拉里达〕(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

  • 读音:Míng明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百里奚为秦国大夫,生子视,字孟明,其支孙以祖父的字“明”为氏。二是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壹斗眷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

  • 读音:Líng【音】 又音纂(Cuàn)(30)。【源】 见《希姓录》(63)、《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姓氏词典》据《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 卜余

    读音:Bǔyú【综】 彝族姓。属狄俄肯姆家支,四川昭觉、云南宁蒗、永胜等地均有此姓(375)。

  • 莽吉綽

    读音:Mǎngjíchuò【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步六根

    读音:Bùlùgēn《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步氏。” (按:疑此即《郑通志·氏族略》所收“步鹿根”之别译,姑兼收。)

  • 艾賣提

    读音:Àimàití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北京、新疆之乌鲁木齐等地多有分布,常见於报,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