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蕩
【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之子子荡之后(6,12,17,21,60)。春秋时宋之荡氏无“子”字,而宋大夫栾辔、楚大夫屈罢,皆字子荡,未知子荡氏系谁之后(4,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亦作‘荡’氏。子姓。宋桓公之子公子荡之后也。”
此以名为氏,系出子姓。
【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之子子荡之后(6,12,17,21,60)。春秋时宋之荡氏无“子”字,而宋大夫栾辔、楚大夫屈罢,皆字子荡,未知子荡氏系谁之后(4,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亦作‘荡’氏。子姓。宋桓公之子公子荡之后也。”
此以名为氏,系出子姓。
读音:A-lǎolǎo【综】 基诺族。世居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基诺洛克乡龙帕寨(143,144)。
读音:Cén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朝时,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今陕西韩城一带),建立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如秦、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
读音:Zhú’ěr【综】 彝族姓。曲比、倮伍等家支均有竹尔姓。属曲比家支的亦称〔蒋诺金生〕,居云南宁蒗、小相岭等地(375)。
读音:Túbǔdà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元代蒙古族姓,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秃别歹”。②元代“色目人”姓,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
读音:Hóng/Horng,Hu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Kǒngsā【源】 藏族姓。以居地为姓(252)。
读音:Àiyàoshī【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zuó hé【源】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9,12,60)。【变】 后改为和氏(78)。【布】 北周时关中蒲城一带多此姓(78)。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
读音:Wúlìxī【综】 鄂温克族姓。索伦部拉哈千、纳敏千等部落均有吴立西氏,汉姓为武(192)。
读音:Sèbùli【综】 清镶黄旗满洲前锋德森泰之妻为色布哩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