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ā

【音】 又音挟(Xié)(75)。【源】 夹氏即郏氏、侠氏、荚氏(60,62)。《汉书·艺文志》载《夹氏春秋传》十一卷(7,17)。【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上海、辽宁沈阳(91)、台湾澎湖(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夹允,明时人,陈州司狱(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大同、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汉书艺文志》有《春秋夹氏传》; 一云: 夹氏即郏氏、侠氏、荚氏。” 《中国姓氏大全》音jiǎ;《康熙字典》引《集韵》注: “檄颊切,音协。”姑兼收。

宋代有夹允,陈州司狱。

猜你喜欢

  • 读音:Dá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洹本水名,《水经》载: “洹水出上党泫氏县。” (按: 泫氏县即今高平县。) [注]: “洹,音桓(huá

  • 读音:Tián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Shǒu【源】 《姓氏考略》释“腹”姓云:指腹为姓,如足氏、首氏、手氏之类(60)。《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氏考略》 注云:“以人体部位为姓氏。” (按: 查 《姓氏考略》 并无“

  • 呼拉爾丹

    读音:Hūlā’ěrdān【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呼拉尔丹氏(259,260)。

  • 悉羅

    读音:Xīluó【源】 鲜卑人姓(60,62)。或即叱罗(70)。【人】 悉罗腾,东晋末南燕尚书郎,见《南燕录》(7,17,24)。悉罗侯,东晋末前燕慕容皝之将(24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

  • 阿外龍

    读音:A-wàilóng【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171)。

  • 恭努特

    读音:Gōngnǔtè【综】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恭努特氏(259)。

  • 公疇

    读音:Gōngchóu【综】 战国时韩国有公畴竖(一作坚)见《战国策》(11,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国

  • 读音:gé【源】①系自偃姓。古帝皋陶之后。古有鬲国(故城在今山东陵县之旧安德县),其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12,15,17,60)。②殷时贤人胶鬲之后,见《姓苑》(7,11,12,17)。 【

  • 公成

    读音:gōng chéng【源】 春秋时晋穆侯之子公子成师之后,有公成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晋穆公子成师之后。”此当系出姬姓,以字为氏。